第15版:健康

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太原市建成20个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梦莹)1月2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卫健委获悉,2023年,太原市又有7个社区被命名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87个社区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其中太原市建成20个。
  按照国家和省卫健委的相关要求,2023年以来,太原市卫健委(市老龄办)继续在全市开展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推荐申报的7个社区在多年来积极为老服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标准(试行)》,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出行设施、社区服务、社会参与、孝亲敬老、科技助老和管理保障等7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巩固提高,并最终通过国家和省级审核,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这7个社区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应老年人之所需、解老年人之所难,不断在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为老年人服务质量、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力,呈现出环境适宜、功能多样、文化丰富、特色明显、氛围浓厚的特点。
  其中,小店区平阳路街道滨东社区推进“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创建为老服务体系和为老志愿服务品牌,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社区,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迎泽区庙前街道水西关街四社区与养老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形成三方联动,建立一支由物业、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组成的“长者之家服务队”,建立“老龄工作清单、老龄台账清单、老龄需求清单”,为社区居家养老添加“组织动力”。杏花岭区涧河街道迎春苑社区探索打造“1+2+5+N”的为老服务新模式:“1”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2”是营造舒适生活区、多元娱乐区;“5”是织密网格服务、志愿服务、医疗服务、物业服务、社会服务五张服务网;“N”是探索“老有所为”多元维度,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尖草坪区南寨街道朝阳社区成立“共享儿女”志愿服务队,弥补社区居家养老短板;推行“敲门行动”,与老人建立长期性、经常性联系;设计“连心卡”,将社区书记、网格长、网格员的联系方式放在卡上,方便老年人联系社区。古交市马兰镇利民社区组建文化文艺、医疗健身、微扶助残、日间照护、心理健康五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倡导“乐心”“安心”“耐心”“爱心”“暖心”的“五心”服务工作。清徐县东湖街道清泉湖社区实行微网格制度,形成了“老年人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的三单服务模式,成立清泉湖社区志愿服务队开展助老志愿服务,与驻地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慰问救助。娄烦县娄烦镇姚罗村设立“健康加油站”,邀请专家开展“健康义诊”“健康大讲堂”“健康咨询”“送医上门”,助力老年人身心健康,创造便利可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29期

  • 第2024-01-26期

  • 第2024-01-25期

  • 第2024-01-24期

  • 第2024-01-23期

  • 第2024-01-22期

  • 第2024-01-19期

  • 第2024-01-18期

  • 第2024-01-17期

  • 第2024-01-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