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何姓得姓始祖是韩非之子

  • 漫画 王峰

  •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避难改姓。据《广韵》和《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成王弟唐叔虞之后封于韩,韩灭,子孙散于江淮,江淮韩、何谐音,字随音变,遂改为何氏。
      2.据《神州姓氏新考》所载,为唐代“昭武九姓”之一。
      3.据《汉书·五行志》《魏书·官氏志》《五代史》《兰州府志》等资料所载,出自冒姓或赐姓。
      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阿里侃氏、赫舍里氏、栋鄂氏、辉和氏等改姓。
      得姓始祖
      何庶。战国时韩国贵族,韩非之子。公元前233年,韩非遭秦相李斯所害,为避灭族,庶一族迁居庐江。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怀着亡国之恨的韩国人企图刺杀秦始皇,但均未成功,反而引发了秦始皇对韩国百姓的大肆围捕与追杀。在追杀过程中,韩王安首当其冲,其子孙臣民为了活命而四处躲藏。在江淮流域方言中,韩与何谐音,庶为避秦兵继续围捕,遭受灭门之灾,于是便改“韩”氏为“何”氏,从而诞生了何姓。正如司马迁为何氏受姓始祖庶公提写的像赞所云:“更名改姓,因避强秦,宁去侯统,甘为庶民,承先启后,继旧开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繁衍播迁
      何姓最早发源于今安徽庐江,早期主要分布于江淮流域及江淮流域以北地区。以安徽、江苏两省及邻省山东、河南为主要繁衍中心。其后,在山东的东海,安徽的庐江、合肥,河南的淮阳及四川的郫县,何姓均发展为当地望族。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何姓由江淮迁入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从而形成以我国北方为主要繁衍地带的局面。在这一时期,何姓逐渐繁衍壮大,且形成了庐江、陈郡、东海三大郡望,在政治上与文化上出现大量高官与名人,终使何姓成为名门望族,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后由于“永嘉之乱”,何姓在晋代开始南迁,成为“入闽八姓”之一。在隋唐时期,何姓在我国南北地区均得以巨大发展。尤其以南方各地繁衍为盛,在此时期,何姓族人在各个领域均出现了十分突出的人物,同时也显示出其聪明才智。同时,何姓在唐朝中期再次大举入迁福建,使何姓得以继续发展。宋元时期,何姓由于身处南方且南方经济持续发展,从而也使其成为当时更大的望族,此间人才辈出,进士及第者不可胜数,忠义之士也屡屡出现,忠义爱国成为何姓当时的历史特色。但到了元朝,何姓有成就的文人逐渐增多,文名逐渐掩蔽了政声,出现了何姓人一辈子不求闻达显要的现象。明清时代,何姓的发展自北向南大规模快速推进,且出现不少钟鸣鼎食之家和世代簪缨之族,出现了何姓文化兴盛,专门人才众多,涉及领域广泛之现象,家族逐渐壮大,从而遍布于全国各地。
      宗族特征
      1.何姓族人具有历史复杂,分布广泛,流徙频繁的特点。
      2.何姓一族的历史发展演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
      3.何姓族人历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均是人才辈出、名人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本族同时也得以巨大发展,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4.各支何姓字行辈分排列有序。清光绪三年何咸定修《何氏家谱》,金陵何姓一支字行为:“礼义齐宗秩,诗书昌茂昆,芳名永远播,恭敬奕常新。”1921年何毓琪等修《何氏大同宗谱》,安徽庐江何姓一支字行辈分为“允隆笃信修正果,瑞欣嘉宠敞祯休,恽督邵歆佟比敬,廷煌成宪宾洁宏,美沚钺时显循志,坚积亘昌永金钺,昭泰。”同谱另一支宗字行为:“忠孝荣永文章庆。”维修字行辈分为:“祥令国锡泽树勋。”1934年何文绮修《何氏家谱》,广东南海何姓一支字行辈分为:“绪业荣宗祖经纶耀国家。”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何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何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何姓祖先神位供奉在大槐树景区祭祖堂四号供橱。

    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秉公执法的何武
      何武,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人,为人仁厚,秉公执法。初为郡吏时,地方便开始传颂何武公正办案的故事。
      当地一个富户,临终时因儿子太小,就将家产交给女婿掌管,并立下遗嘱今后要将家传的一把宝剑传给他的儿子。待富户的儿子长大后,女婿却不归还宝剑,于是二人对簿公堂。何武经过调查走访,并从女婿不归还宝剑看出其贪得无厌,就在公堂上作出判决,断定不仅这口宝剑要归还,而且整个家产也必须物归原主,即归还给富户的儿子,而这十几年来女婿对家产的享用不再计较。这个断案的结果,获得当地老百姓的赞扬,认为何武确实是严明公正、为民作主的好父母官。
      何武秉性纯良、为人公正,还在做下级官吏时就得到上司太守何寿的赏识,认为他有宰相器量,后来果然一直做到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8期

    • 第2024-02-27期

    • 第2024-02-26期

    • 第2024-02-23期

    • 第2024-02-22期

    • 第2024-02-21期

    • 第2024-02-20期

    • 第2024-02-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