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北回归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存在的线,它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但就是这样一条自东向西穿越我国四省的看不见的纬线,却一度是引领我学生时代的诗歌线、旋律线、文学线、情感线……
昨晚与丫头欢聊闲谈,攀扯的节奏主打一个天马行空、随遇而安。我会不由自主去点赞这个物质异常丰盛、信息获取非常迅捷的时代。在今天,你喜欢的歌、想见的人、欲说的话、想看的景,都可以幸福获取。而我的青春岁月,听歌大部分依赖喇叭输送,我会时常给有录音机的同学投去羡慕的一瞥,把好的歌词在草纸和心里数次辗转腾挪,就为在情感的世界里一不小心惊艳自己一下。
旧事重提,颇多意趣。犹记学生时代一次课间活动间隙,有一位同学走上讲台,用漂亮而规整的楷体板书,写了一句极具文艺气质的话——“常把人生比世界,心中也有北回归线”。我坐前排,基于对文字的敏感与好奇,我瞬间就记牢了它。我曾一度以为,这是他自创的诗歌,没办法,在那个阅读量促狭、信息闭塞的时代,这样的“误会”屡见不鲜。后来,我在大街上的喇叭里知悉了那句话的来处,原来它是一首歌的歌词。于是我站在风中,在喇叭的快速播放里潦草着速记着歌词、跟唱着旋律。再后来,我攒钱买了一个放直流电池的掌中宝录音机,第一时间买了《北回归线》的磁带,我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唱会并唱对了它,《北回归线》就这样成了我醉心于旋律与乐曲的一条线……
歌词是故事,歌词是旋律,歌词是文学,歌词是情感。也是因为《北回归线》,我开始了自己学生时代的海量速记与誊写。我誊写歌词、拥抱幻想、试写心得,第一次打开了情感与文学、诗歌与世界的向往之门。“北回归线”就这样成了我人生路上爱好与前行的驱动线。每一次练笔自喜时,每一篇作文被传阅时,我都会哼起《北回归线》。
毕业时,大家在纸质本上互送祝福,我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留言:“常把人生比世界,心中也有北回归线,也有风雨过天边,阳光之情源远流长。”留言被传阅,青春被记忆,那时欢笑那时颜……
时光飞舞,一别多年。心心念念里一生一世的缘早已消散,我们各自求学工作成家立业,无关联也不强关联。只是兜兜转转我一直记得《北回归线》。老歌新听,恍觉它节奏单一并无太多亮点,除了青春的调性就是鼓动的激情。但又如何呢?这就是我对“流行”的第一次认知,这就是我懵懂时代抛却专业解释的单纯与率真,它是珍宝、是美好、是鼓鼓囊囊的回忆杀,是迷茫却也朝气的生命旋律。
“常把风雨比世界,心中也有北回归线,也有风雨过天边,阳光之情源远流长,我的爱……”
□牛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