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乐村位于临汾市蒲县黑龙关镇,距县城20公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化乐村原为化乐镇,是蒲县清代四大镇之一,早在明代一直到上世纪末都是黑龙关镇的中心,亦曾是蒲县第一大集市,这里是连接蒲县和临汾市的交通要道,曾经商业繁荣、贾客云集、商号驰名、店铺林立。1958年后,化乐同黑龙关分分合合,2001年,化乐乡的建制被撤销,成为黑龙关镇的一个行政村,从此化乐村就落寞了。
去化乐村时,也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走在空荡的街上,觉得化乐村愈发显得寂寥。如果不是事先查阅过资料,根本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繁华的集镇。街道两边的院落多是近年新修的,经过一番打问才找到几座老旧的院落,且多已破败颓废,久已无人居住。临街的一家墙壁上嵌着两块石碑,字迹大多看不清了,经过仔细辨认知道一块是“席公德圣碑记”,另一块大约是一个合约,时间是“清代光绪戊申年仲冬”。
走到村口,只见建于明代的城门洞依然保留着。门洞上的门匾如不是村长的指点,根本看不清线刻的“化乐镇”几个字。村外是“龙镇桥”。龙镇桥是蒲县八景之一,据考此桥是明代万历年间建成,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桥是单孔砖石拱桥,全长33米,桥长20米、宽4米、高6米。桥孔顶端距桥面只有80公分,据老人说,建桥时为达到坚固持久,灌浆用的是生铁水。是否真实,不可知,但现在桥仍然坚固完好,说明当时工艺确实是高超。清代版《蒲县志》中化乐的地图上,龙镇桥全图处在醒目的地方,可见这座桥在当时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建筑。历代人为了保护这一古老的遗产,前后进行了多次维修。从桥头的碑文看到清代道光九年和上世纪80年代此桥都曾维修过。
吴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