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楼街繁华的商圈北面,并行着一条百余米长的东西小巷——酱园巷。
曾几何时,小巷湫隘,酱香悠长,吸引着一城喜好酱味的“酱客”们,终日里络绎不绝,尤其是快到过年的时候,更是人挤人,人挨人。
太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商业繁华,贸易发达,云集的各路客商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各自擅长和喜爱的味道。酱是综合各方口味后的最佳调味品,百酱百味,于是老城里便出现了各种面酱、酱菜、酱油的作坊,而这些著名商号大多集中在了闹市中心的一条小巷里,故这条小巷便被取名为酱园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离巷子老远就能闻到那股浓浓的酱香气。那时的巷子里,酱坊的门面外面摆的都是陶瓮、瓷缸。晴天,缸口上盖块白纱布防止蝇蛆、尘土;雨天,就将一顶用高粱秸秆编成的专用酱斗篷扣在上面,这样下多大的雨,也不用担心酱缸酱瓮会进水。作坊门里黑黢黢的柜台上摆满了盛着各种酱的坛坛罐罐,有黄酱、豆瓣酱、甜面酱、虾酱、什锦酱菜、酱咸菜等,其中又以黑酱为主,这是家家户户都离不了的一味。店铺里的地下摆放着元宝形的酱油篓子;酱铺里有规矩,卖什么样的东西,要用什么样的器皿装,只要看外形,就能知道里面卖的是什么货。
卖酱没有包装袋,都是散称零卖。来打酱的顾客要自带瓶罐,售货员会先上秤“去皮”。酱园巷的售货员们打酱都有一绝,一手拿着瓶子,一手用特制的长勺盛满面酱,高高举起,看准时机,勺把顺势一歪,面酱就像面条一样,不偏不倚,冲进瓶口,一过秤,不多不少,瓶口还干干净净不沾酱。不是多年的功夫,还真练不出这样的准头。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南肖墙,离酱园巷也就三百来米,大院里不少街坊到酱园巷就跟串门一样,就是买二两黑酱和一块酱豆腐,也必定是要到酱园巷的。
去酱园巷打黑酱是儿时我最乐意跑腿的事儿。一路上双手捧着黑酱瓶,一边往回走,一边不时地用舌尖去舔瓶口上的黑酱。“遇见酱香,再无它香”,黑酱那股甜甜的味道,在那个年代,对小孩子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诱惑。
酱园巷可以说是钟楼街商圈最早的“食品街”。昔日的钟楼街、柳巷地段被称为“城中城”,无论太原城里城外的人逛钟楼街,都说是“进城”。不过,大人们的“进城”是为了筹办过日子的用品,小孩子们则是为了趁机能买些好吃的。与钟楼街一街之隔的酱园巷便是这个有“好吃的”的地方。民国末年,即便穷人也可以花一点点钱来这儿的饭店里要个“杂腾”(有钱人吃剩的各种菜肴,杂烩在一起),打个牙祭。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小巷西头的南侧盖起了一座半封闭半露天的国营集贸市场,全称叫“太原市副食品市场”,是城镇居民的副食品集散要地,大到烟酒、肉食、糕点,小至豆腐、粉条、白菜,只要凭票证这儿都能买到,烟火气十分浓郁。不过,来这儿买东西的人们不叫它“副食品市场”,却习惯称呼其为“泰山庙”。街坊邻居相遇,若问去哪儿买吃的?必答:“泰山庙。”原来,小巷西的尽头的确有一座古庙,庙院不大,却有一个很“霸气”的庙名——“泰山庙”。有庙就有庙会,有庙会就有集贸,久而久之,这儿就形成了老太原名特副食的集散地。更“霸气”的是民国时期,泰山庙的对面有个著名的小戏院。这个小戏院很有讲究,舞台不大,可来这儿看戏的观众都有着专业的欣赏能力。所以艺人要在泰山庙挂号唱戏,需先在海子边或开化市唱出些名气来,才能到此显露身手。就连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在开化市可以不穿行头清唱,而到泰山庙却需穿起戏装,登上戏靴,拉开架势正儿八经地表演。据老人们说,这儿除了唱戏,庙门前的杂技把戏、皮影木偶等表演也是一摊挨一摊,一摊挤一摊。因此,有人说,泰山庙之于酱园巷,犹如天桥之于北京,杂耍地之于天津。
如今,酱园巷被列为钟楼街二期餐饮工程,泰山庙也被保护起来了。期待,改造修缮一新之后的古街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依然飘散着醉人的人间烟火气。
彭庆东(太原)
1.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原市钟楼街是当时最繁华的街巷。
2.民国时期,酱园巷里担着竹篓摆摊的小贩以及售卖早点的摊点。
3.太原市民拎着自家的玻璃瓶,来酱园巷的商铺里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