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子夜

后沟古村的守望

  我是个爱旅行的人,也去过很多地方。但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在热门城市,花大价钱添堵。简单来说,我只是想去陌生的地方“充电”。“充电”的方式并不单一,乡土情就是一种。所以,我回来了。回到了我的家乡,回到了这个隐藏在太行山褶皱里的古村落——后沟古村。与它的邂逅,是偶然,更是必然。
  来到村口,我大吃一惊。远远望去,它是被黄土坡脊环抱的。穴居与半穴居的窑洞,窑洞与老屋的组合,三四合院星罗棋布。还有那牌匾上的几颗大字,都在欢迎着它的来客,不枉我专程来此。旅客虽然少了点,但村民淳朴热情,来的时候正赶上军民大生产与农耕文化情景剧的演出,体验感很好,真不比外面那些“热门”景点差。顺着游览线路来到桥头,抬花轿、刘三推车、扭秧歌,绘声绘色。古戏台上农民快闪、打酸枣等节目原汁原味。这种土生土长的文化,构成了乡土。
  我们合影、谈论,后沟村的故事——龙门神泉便是其中之一。常饮此泉可祛病强身。相传,后沟古村张氏先祖因发现此泉才定居后沟,千百年来后沟村民皆赖此泉滋养,是村民心中敬仰的神泉。在大爷的热情招呼下,我有幸喝了两口神秘的泉水,好像还有点“甜”,带着黄土的味道。把我远行的疲惫,在此处安放,静下心来,去看最美的休闲乡村。
  这儿依山环水,谷静林深,让人叹为观止,不愧是中国北方的世外桃源。古泉流水、古树参天、寺庙林立、层窑叠院、随崖就势,错落有致。八百年古柏、一千二百年唐槐,见证了村子的悠久。千年唐槐已然空心,沧桑从树根一直书写到每一根树梢。我不禁感慨,岁月这把刀。我以为这株唐槐已经没有了生命力,为之感伤。村民却笑着对我说:别看它现在这样,每年春天,都会发新芽。我动容了,这棵唐槐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这座村庄,以及那个人……唐槐亦能如此,何况是人。于是,有了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村民,深挖后沟古村文化遗产,农耕文化博物馆出现了。农耕生产、生活起居、居家陈列、精品器具、砖木石雕、放映区六个区域,陈列的千余件展品,就是对这段历史的最好叙述。
  于是有人来研究古村庙宇院落,关帝庙、玉皇殿、张家老院、古戏台、山神庙不容错过;研究古建筑文化,十八座神庙和一处祠堂依风水而建,按方位而立;研究窑洞式民居,三合院四合院样式齐全。再加上独特的村落排水系统,其丰富程度真可谓是场视觉盛宴。据我所知,这里还是国内知名的影视拍摄基地。《于成龙》《人民子弟兵》等电视连续剧在这里完成取景、拍摄,以新的传播方式演绎着它的精彩,让现代人了解黄土旱塬的农耕文明。
  一圈游览下来,后沟村已经成了走进我心里的地方。走在村中的小巷,我在想,山西的古村落这么多,老建筑特别多,却大多不为人知,默默地隐藏在黄土高坡上。它们一直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开发,去宣传。
  我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美丽的乡村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我与它的邂逅便成了一种必然,带着对这块土地浓浓的情愫。这儿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会写满我与你的故事,写在街角,刻在窑洞……镜头转回到后沟古村,你一定不要忘了来古作坊体验民间非遗手工艺文化。
  离开后沟古村的时候,我带走了这里生产的酒、油、醋、豆腐……这是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滋味。依然守在这里的人们,是基于那抹深情,那种对故乡的眷恋。尤其是那些老人,他们守着这里的山,这里的水,不愿进城,他们与后沟古村一起,守着老屋,等待着远行的人“常回家看看”。

□刘振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05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6-03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30期

  • 第2024-05-29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7期

  • 第2024-05-24期

  • 第2024-05-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