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太公之子伋,谥号为齐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2.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其部族被周灭后,子孙以丁为氏。
3.出自子姓。周朝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间地),宋国第四任国君申,死后谥曰“丁”,称宋丁公。子孙以其谥号“丁”为氏。
4.改姓、赐姓或其他。据《三国志·江表传》所载,三国时吴国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据《枫窗小牍》所载,宋代人于庆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丁;明代西域(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改姓丁者;明朝元人丹珠尔被赐姓丁;彝族尼质氏、瑶、鄂伦春、东乡、回、蒙等均有丁姓。
得姓始祖
丁姓的两大主源一个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裔姜太公之后。另一个出自子姓,为商王族后裔微子启之后,追跟溯源是黄帝后裔。
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其儿子名伋,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丁”,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姓,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
繁衍播迁
丁姓源头虽然很多,但以姜子牙之齐国丁氏为主要源头,故其最主要发源地为齐之都,即今山东之淄博。山东丁姓亦是各地迁播的主源头。秦汉时期,丁姓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河南、江苏境内,后在今山东、河南境内发展成为丁姓最大的郡望——济阳,同时,河北、陕西、广西、湖北、广东等省也有少量丁姓人口落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导致了丁姓频繁的迁徙,可谓丁姓历史上播迁的昌盛时期。三国孙吴的孙匡改姓丁,为丁姓的发展加添了新的支脉,江苏南部及浙江大部分地区成为此支丁姓繁衍的主要区域。这一时期,丁姓仍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繁衍生息,另外,江西、安徽也有丁姓迁入者。唐代,济阳丁姓有入居福建者。据《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军谘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济阳,后徙光州固始,总章二年,从元光开漳州。”此支丁姓唐末迁居泉州、广东等地。宋元时期,有江苏人丁谓后人分居于崖州(今广东崖县西北)和广州。有丁允文、丁肇宪分别开基广东潮州和梅州,被视为当地始祖。清代,居于福建、广东一带的丁姓有移居台湾的,后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至此,从宋代以来散布全国各地的丁姓已日趋向世界各地延续其支脉。如今丁姓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十一省丁姓约占全国丁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
宗族特征
1.丁姓有严格的家规、家训,其中“望子成龙及家宁人和”的训条使丁姓族人千年永志,因此涌现出的众多丁姓名人,使其家族荣耀之势不衰。
2.丁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丁远福所纂《丁氏族谱》中有江苏丁姓一支字行为:“昌忠正邦佐,广吉仁义良。”丁允和所修《丁氏族谱》中有江苏仪征丁姓一支字行为:“惠炳庆祥,文浩绪生。”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丁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丁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
丁姓祖先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五号供橱。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丁宝桢:以爱民养民为第一要事
晚清名臣丁宝桢为官生涯中,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凡有害民者,必尽力除之;有利于民者,必实心谋之”。丁宝桢秉公执法,不畏强权,同治八年(1869),宦官安德海乘船顺运河南下采办“龙衣”,船上插“奉旨钦差”“采办龙袍”及“日形三足乌”旗帜,船内设龙袍,带乐工歌妓,沿途搜括,地方官吏畏惧,百姓苦不堪言。
丁宝桢不惧权势,密奏告发,得同治帝谕旨,于八月将安擒拿,亲自提审,以“宦官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定罪。慈禧闻讯,欲救安德海,八月初六谕旨达济南。丁宝桢知机不可失,乃从容对付,前门接旨,后门斩安,这种不畏权势为官之“德风”是晚清时期难得的一股清流。
丁宝桢任四川总督,到四川任职之后,一边打击官商勾结,一边改革盐政,使四川省的财政从原先的年亏空50多万两,转变为年盈余150多万两。贵州等地的食盐价格也大幅下降,老百姓能吃上盐,对丁宝桢非常感激,他们将当时运盐进入贵州的道路称之为“宝桢盐道”。
报国爱民、清正廉洁是丁宝桢一生坚守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