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艺文

心读唐诗——一个互联网人的读诗小课

王维《白石滩》:卸下防备的夜,太美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人住街市久了,耳朵聋眼睛花,听不清看不见,但到山村田野住一段时间,外面静下来的同时,身体器官也开动了起来,耳朵灵了,眼睛也活了。原本看不懂的世间人事一下子都毫发毕现。
  王维发现了辋川自己庄园旁边有条小溪,没有名字就随便给它起个名字吧,清水之下是年复一年被冲刷的石头,已经泛起了白色,便是“白石滩”。
  这是个“菜市场名”,就像一条街叫“大马路”,另一条街叫“二道巷”一样,是他人不会留意、没有名胜的一个地方。如果不是王维住在了辋川,这个地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名字,不过是小溪流过无数地方的其中一段,如果没有名字也就没有人注视它、看清它的样子。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这是大自然最安静的时刻,睡着的一个状态,甚至感觉不到小溪的流动,只能感觉到石头就静静躺在水底,水草就散漫地立在水中。水不流了,时间就停止了,一切的事物都静止,只有诗人的心在动。
  “白石”和“绿蒲”都是大自然最普通常见的,平时不会有人关注它们。但恰恰这时没有人的打扰,才显出如此静怡的美,“向堪把”就是让人忍不住要摸它一下,来看看它是真的还是假的。
  王维的诗不单单像画,还像一部电影,是流动的不是静止的。这是王维这些山水诗里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这幅画一定会有一个动态的东西,打破这种平静,这次这种动态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黑夜。
  好的作品永远都有不同凡响,普通写作者写白天是喧扰嘈杂,晚上才是静夜思乡、万物沉默。但王维却偏偏把这种活泼的、动态的生命放在了晚上,白天的白石滩安静地像一幅画,而晚上,住在水东西的女孩子们,在月光下浣纱洗衣,这是一个真实的画面还是王维的想象?
  月光下浣纱是很美的画面,或许人们也可以用白天少女们不方便出门,或者在劳作,或者是待字闺中,等到晚上没人的时候才出来洗衣服。
  但我愿意把这理解成王维个人想象的画面。白石滩,因为夜的降临更安静了,诗人却没有睡去,听着隐隐约约的小溪流水声,仿佛来浣纱的少女嬉笑交谈的声音,眼前出现了一群活泼少女的画面,她们也许是来自森林的精灵,或者是这山野的小妖,他们尽情地在这白石滩玩耍,这是她们的乐园。
  我不是胡乱猜的,我的线索是“家住水东西”,王维写辋川“墟里上孤烟”“兴来每独往”,这是一个寂静无人的山野,最常见的就是裴迪,偶尔遇到的都是村子里的农户,大概率是不会有什么浣纱少女,水东西两边也没有这么多的人家。小溪两旁的花草树木在王维笔下都成了活物,在夜晚来临的时候,化身少女,浣纱在月下。

十八花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01期

  • 第2024-06-28期

  • 第2024-06-27期

  • 第2024-06-26期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4期

  • 第2024-06-21期

  • 第2024-06-20期

  • 第2024-06-19期

  • 第2024-06-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