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往事

太原市粮食凭票供应的四十年

  •   整理书柜时,发现了珍藏的《粮票纪念册》,不禁让我想起了30多年前太原市粮食凭票证供应的那些事。
      太原市粮食凭票证供应始于1953年。那时,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国家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1月15日起,太原市城镇常住人口,实行按月供应面粉(细粮)3公斤。
      1955年,太原市首次发行了地方粮票。当年8月起,城镇居民实行口粮分等定量供应,从儿童到重体力劳动者,共分6等15级,口粮供应也是按照4-30公斤/月·人划分为相应等级,市民们凭购粮本购买或按粮票供应。同年9月,全国通用粮票开始流通。1956年1月起,山西省地方粮票正式开始使用。1957年起,饭店熟食品、糕点也开始实行凭粮票购买。
      吃饭是人生存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有的人为了吃饱肚子,宁愿放弃干部身份,主动去当工人。因为干部每月口粮为14.45公斤(1978年定量标准,下同),装卸工口粮为26.5公斤。在粮食企业,当年辞去干部当装卸工扛麻袋的大有人在,就是为吃饱肚子。1981年,我在面粉一厂当打包工,接麸皮,口粮为23.5公斤,是家里口粮最多的一个。
      由于粮食紧张,每到月初粮店前排队买粮就成为了一道风景。那时粮食供应细粮(白面)为35%,主要是红面、玉米面。红面不筋道,吃红面剔尖时,要掺上些榆皮面,有的人消化不好,常常闹胃疼。一到红薯下来时,粮店门口就会连夜排起长龙,当时红薯算粗粮,不仅改善口感,1斤粗粮票能买5斤红薯,耐吃。
      改革开放后,种粮积极性大增,粮食也多了。1979年,在供应平价粮的同时,市场上还有了议价粮(不要粮票,价格高于供应粮价),粮食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城镇居民供应的细粮比例也由35%提高到60%。在粗粮供应比例内,每月按规定可凭粗粮票购买若干数量的细粮,逢年过节粗粮调剂细粮,数量更多。后来还可凭2公斤粗粮票购买1公斤细粮,粮食供应得到极大改善,逢年过节,市民们就基本不用吃粗粮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城里粮食供应日益丰富,吃得饱了,还想吃得好,“换大米”的营生应运而生。太原南郊、清徐的农民用自行车带上一口袋自家产的晋祠大米或府西大米,走街串巷。“换大米来”的吆喝声随处可闻。口粮富余的市民就用2公斤玉米面换1公斤大米,调剂生活。后来还出现了粮票换鸡蛋、换大米的买卖,出现了城市供应粮向农村回流的现象。
      1992年12月,太原市粮食销售价格实行随行就市,全面放开,人们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粮票,也完成了它的使命。粮食市场日益繁荣稳定,居民们不仅吃得饱,吃得好,更讲究粗细搭配,营养科学。

    梁建军(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5期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11期

    • 第2024-07-10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8期

    • 第2024-07-05期

    • 第2024-07-04期

    • 第2024-07-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