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座古建筑是从外地“乾坤大挪移”而来的,恐怕许多人都不信。但太原市迎泽公园的“藏经楼”就是这样一座古建筑,为了更好的保护它,将其从太谷资福寺“迁居”而来,是“人定胜天”的神来之笔!
现在,生活在太原市五十岁以下的人们大都不知此事,以为迎泽公园藏经楼原本就是建造在此的古迹呢。其实不然,它是1958年由“太原市汽运二公司”——我父亲所在的车队从太谷县的资福寺一砖一瓦搬迁来的。
这事,要从头说起。
据记载,迎泽公园的诞生纯属巧合: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夏末的一天,太原西山背后,滚滚乌云,汹涌翻腾,大风骤起。霎时间,并州城内外,飞沙走石,暴雨倾泻,汾水暴涨,冲决了汾河沿岸的堤坝,冲向了古老的晋阳城。猛烈的洪水,掀开紧闭的大南门涌入城内,半壁西城,顿时成了一片泽国。等暴雨停歇,洪水退却,人们凿开城墙,引洪出城,迎泽门外的一片荒地,就成了泄洪的好地方。待洪水泄尽,迎泽门外就留下了一个湖泊,因地处古太原“迎泽门”外,所以后来被命名为迎泽公园。
1952年,迎泽公园的位置在当时就是个荒郊野滩,当然,也没有如今的藏经楼。为给广大人民群众建一座游乐公园,经过多方考察、反复论证,最后选在“满州坟”西侧、大南关东侧的一片沼泽地建公园,并动员全体人民群众开展义务劳动。
大家先整体开挖淤泥、清理杂草,又在1954年开挖南湖,1955年开挖北湖。当时参与义务劳动的人们积极性很高,欢天喜地纷纷响应,硬是靠人工一锹一锹,齐心协力挖出了一个人造“迎泽湖”。挖出的余土,回填了原来的沼泽地。随着时间推移,一个规模宏大、景观错落有致的公园格局初步形成。
公园初建后,设计了不少亭台楼阁建筑,但苦于当时资金严重匮乏,许多规划无法实现。而当时的太谷资福寺又亟待保护。
资福寺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建,距今已经八百多年。后正殿毁于战火,寺内其他建筑也破败不堪。由于年久失修,藏经楼已岌岌可危,四周墙壁用几十根五六米长的椽木支撑着。
据太谷县志记载:藏经楼,又名风华楼,黄绿琉璃瓦顶,垂檐歇山式建筑,是贮存藏传佛教经典图籍的楼阁。坐北朝南,面阔五间,直进三间,高度为18米,飞檐斗拱,凌空飞翔,斗拱紧抱浑然一体。雕梁画栋,螭吻相望,脊兽有序。两层前后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隔扇门,次间为槛窗。额枋、檐檩、斗拱,均施彩绘。
当时,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认为,藏经楼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有保护的必要,而迎泽公园正在建设,经省政府批准,决定将资福寺内的主要建筑物之一的藏经楼,整体搬迁到迎泽公园。
1955年,抗美援朝结束,我父亲所在的炮兵连汽车运输队集体转业到太原市汽运二公司。
1958年,太原市汽运二公司接到任务,领导们斟酌再三,决定指派到我父亲邵振裕的车队进行藏经楼整体搬迁工作。车队里的乔兆权、刘喜庆、曹廷瑞、欧阳谨、郝维堂、龙魁、魏留福、许业源、陈希豪、党来庆、平宝财、兰振福等都是三十岁左右的退伍军人,大家就如接到上前线的命令一样,严阵以待:一切听从指挥,保证完成这一历史性运输任务!
为此,市政府专门开会特别指示:此项搬迁运输必须高度重视,炮弹运送过程有个闪失,还可以补给,而古建筑的每一砖瓦、每一扇花格木窗,都是绝品,一旦毁坏就不可挽回,将导致后续一连串的问题,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要严肃对待,百倍谨慎地完满完成任务!
散会后,父亲的车队又吹哨集合,在车场,把所有拉煤车,重点是马槽,用高压枪彻底清洗了两天,又贴上了“运输古建物,打好决胜战”的标语口号。擦洗一新的车头上,还左右插了两面小红旗,每人还配发了新手套。他们统一开着“解放”牌大卡车,依然保持军人纪律,威严浩荡出发了。当太谷县的老百姓听说这件事情后,都非常高兴,积极配合腾挪所有障碍物,并自发修补寺庙通往省道的这段坑洼泥土路,还有不少村民沿街设案,摆放花馍,焚香点蜡,祈求平安。而县城资福寺中,则有专业人员有条不紊,一砖一瓦,整体编号,逐一拆卸下来,再仔细分类打包。然后,负责装卸的排起长队,人挨着人,手倒手传送,小心翼翼装车,而后,车队一辆接着一辆,一路上缓慢行驶。
当时,每辆卡车规定一天只能运输一趟,而且遇刮风打雷或连阴雨天气,坚决“不拆不运”。就这样,陆陆续续历经一百多天,藏经楼砖瓦等部件全部安全运输到迎泽公园施工现场指定的存放位置。
与此同时,公园为它特地建造了一个高1.7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石砌台基。台基平面略呈方形,南北出陛,四周有石栏。而石砌台基上的施工单位也在紧锣密鼓,按照图纸与编号严格核对,重新组装,重新建造,终于在1960年全部安装完成,并进行了彩绘。
这座巍峨壮观、古朴典雅的古建筑,不仅见证了从金代到今天的历史变迁,同时也验证了“人定胜天”的大智慧!
如今,它已成为了迎泽公园的文化标志,也是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的首选地。它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也为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邵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