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一贯提倡孝道,尽孝的主要方式是供奉衣食之需,使疾有所治,老有所养。
《礼记·文王世子》提到太子侍奉父王的规矩,可以说到了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的地步:父王进食之先,“必在视寒暖之节”,要亲自查验食物是否太冷太热;父王吃完了,要问清吃了些什么,并安排好下一餐的食谱,可谓“膳宰之馔,必敬视之;疾之药,必亲尝之。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世子亦不能饱”。
古有“二十四孝”,传统的孝道故事糅进了许多传奇神话色彩,让现代人相信那都是事实,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古人尽孝的传统却是实实在在的,通过其他许多故事也能充分体现出来。天下最重的情感莫过于男女爱情和母子亲情,这也是文学艺术上的两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东方西方都是如此。中国古代饮食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母子亲情、赤子孝母的传统,也是传统孝道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饥餐渴饮之时,孝子都会自然地想起母亲,春秋晋国人灵辄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故事见于《左传·宣公二年》的记载: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想起久别的老母,灵辄食不甘味、饥不饱腹,时刻将母亲挂在心怀。这样做的,还有颍考叔。
《左传·隐公元年》记述:(颍考叔)有献于(郑庄)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国君赐食,颍考叔想起老母不曾有过这口福,自己也不忍下咽。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九记宋代画家陈宗训事母尽孝,与颍考叔可相提并论。陈宗训“每饮食亲友家,遇时新品味,母未尝,必托以疾忌,不一下箸。翌旦,必入城市,买以奉母。或远方难得之物,可怀者必怀归”。
颍考叔在国君面前讨赐奉母,更为惊奇的是后世还有在筵宴上窃食孝母的故事。《陈书·徐孝克传》所记:孝克每侍宴,无所食啖,至席散,当其前膳羞损减,高宗密记以问中书舍人管斌,斌不能对。自是斌以意伺之,见孝克取珍果内绅带中,斌当时莫识其意,后更寻访,方知还以遗母。斌以实启,高宗嗟叹良久,乃敕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馔,并遣将还,以饷其母,时论美之。
徐孝克大孝大胆,所以窃到了御筵上。高宗,即陈宣帝不仅没有责怪,反倒给予他最大方便,成全了这一片孝心。到了唐代,窃食御筵已成风气,谁也不将作出这种行为的人当贼看待。皇上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不仅下了可以怀归余食的御旨,而且还让太官专门备有两份食物,让百官带回家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明代陆深的《金台纪闻》述及此事时这样写道:廷宴余物怀归,起于唐宣宗时。宴百官罢,拜舞遗下果物。怪问,咸曰:“归献父母及遗小儿。”上敕太官,今后大宴,文武官给食两分与父母,别给果子与男女,所食余者听以帕子怀归。
人一旦到了年高体衰的时候,不仅形象上老态龙钟,心理上也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变化,甚至变得与孩童一般,这就是说得“老小孩”。宋人袁采《袁氏世范》卷一对此曾有评论:“年高之人,作事有如婴孺,喜得钱财微利,喜受饮食果实小惠,喜与孩童玩狎。为子弟者能知此,而顺适其意,则尽其欢矣。”孩子顺其意,老辈能尽欢,晚辈的孝心就算全备了。明代于慎行《谷山笔麈》卷五,提到了这样一个“纯孝”之人,在古代中国大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海丰太宰杨公巍,天性纯孝,母夫人年百余岁,食啖犹健,杨公朝夕上食,躬尝以进,即有不乐,辄拍手歌舞,作小儿态,以娱母意。母夫人当冬月病,思食西瓜,走使四方觅致,至则不及饭含,杨公以此大痛,终身不思西瓜,暑月渴甚,但饮水而已。一日诸公会坐,左右以西瓜进,见杨公不食,询故,乃得其详,后问公门下亲识,馈送无以西瓜入门者。杨巍字伯谦,官至万历吏部尚书,他因老母临死时未及吃上西瓜,自己终身再不尝西瓜一口。如此尽孝,可谓尽善尽美了。
□孙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