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夜读

从多学科视角对研究与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科学的阐述,《科技革命的本源》节选——

研究与开发:隔离但不孤立

  •   《科技革命的本源》[美]文卡特希·那拉亚那穆提/杰夫里·颐年·曹 著
      中译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历史上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和技术进步实例的分析,从多学科视角(科技史、科技哲学、科研政策与管理、进化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物理科学、经济科学等)对研究与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科学的阐述,全面揭示了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协同进化的共生本质。
      不可预期的结果不仅是研究活动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也是研究活动所追求的结果。但不可预期的事情可能会令人感到不适,因此人类有一种强烈的本能倾向去避免和防止不可预期的结果。最常见的方法是将研究视为开发,并借用开发活动中的最有效工具——项目和项目计划里程碑,以及有可交付成果的管理机制。同时,很容易错误地认为研究与这样的计划里程碑及有可交付成果是兼容的。即使是研究人员本身在正式交流研究结果时,通常也会遵循传统惯例隐瞒他们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迂回和曲折,通常会将事实以最连贯一致的逻辑来描述研究结果,而不会讲述研究过程的曲折故事。
      事实上,研究的过程是无法提前安排或计划的。研究始于想法和计划,但一旦接触到自然,这些最初的想法和计划将不可避免地需要改变。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格言:“没有计划能在与敌人的接触中幸存下来。”研究人员在他们探索、学习以及遇到偶然事件时,必须拥有自由可以做出机会主义式的反应。换句话说,研究绝不应该“项目化”。
      那么如何避免将研究工作“项目化”?在大学和研究机构等没有重大开发活动的机构中,“项目化”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在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开发活动的机构中,如企业和特定使命的政府机构,“项目化”可能是个大问题。因此,必须注意在机构层面上将研究活动与开发活动隔离开来,使两者各自都能够创建和维护自己的组织文化--研究有研究文化,开发有开发文化。只有这样,两者才能专注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像侦察蚁专注于独立探索新的食物来源,而工蚁则专注于开发侦察蚁发现的资源一样。尽管如此,研究和开发组织的知识内容有可能是高度重合的。研究半导体器件中新奇现象,与开发下个月就要发货的半导体芯片的最终制造工艺,两者可能需要建立在类似的制造、表征和建模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尽管文化不同而必须在文化层面相互隔离,但研究与开发通常在知识和智力层面是协同的,因此不应在知识和智力层面彼此隔离。事实上,当研究与开发之间的知识协同性很强时,领导者和管理者愿意先把两者知识协同组织起来,然后再考虑文化。
      如组织架构以文化作为组织原则将研究和开发分成独立小组,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不那么频繁,就可以创建和维持各自独特且内部统一的组织文化,以与各自的元目标协调一致:研究人员探索未知追求最大限度的意外,开发人员利用已知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用。
      这种组织架构要好得多,原因是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智力。因为我们首先是人,所以我们首先会对社会信号、地方文化、同侪压力以及我们组织的价值观和奖励体系做出反应。我们只有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适应了我们的组织之后,我们才会运用我们的智力。因此,现在经常听到的“一家公司,一种文化”的口号,这是非常致命的。当研究和开发的文化边界太容易穿透时,开发文化不可避免地会扩散到研究中。
      尽管如此,我们并不是说研究和开发是“敌对”的,不论在什么层面上,研究和开发对知识的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既反对研究凌驾于开发的优先权,我们也反对开发凌驾于研究的优先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1期

    • 第2024-08-20期

    • 第2024-08-19期

    • 第2024-08-16期

    • 第2024-08-15期

    • 第2024-08-14期

    • 第2024-08-13期

    • 第2024-08-12期

    • 第2024-08-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