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踏着一抹夕阳,从县城边一直走到乡间小路上。
这个季节的夕阳,没有了夏日的燥热,显得温润、闲适。透过薄薄的外衫,洒在后背上,让人觉得有种说不出的舒适。我喜欢这个季节,更喜欢在这个季节的夕阳中散步。
路边的青杨树舒展着身躯,它的叶子正面是翠绿的,反面有点苍绿,不管什么时候看,满树的叶子都是翠绿与苍绿相间的,远看就好像是满树翠绿的叶子间开着苍绿的花儿,给人展示着它的与众不同;白杨树站在青杨树旁,显得高大帅气,直上云端,唯有它最有资格亲吻着蓝天;这时候的柳树、桑树,都懒得动一下手脚,似乎在悠闲地聊着天,尽享夕阳的沐浴。树下的苜蓿,还有一些缠绕着树身的杂草,依然茂盛。
路边的农户都是结构一样的房子,家家户户的大铁门敞开着,似乎在迎接晚归的家人。看不到炊烟,想了半天,我不禁自己哑然失笑,现在农民都用上了天然气,哪来的炊烟?不知什么惊动了前面一家人的鸭子,“嘎嘎嘎……”叫了一阵,又没有声息了。
再往前走,看到路牌上写着巴格艾日克乡。这时三三两两的村民都往一个方向走,有的人担着东西,有的人手里拿着小板凳,像赶集似的。这个点,他们这是去干什么呢?有点好奇,随着人群,走进了一个村大院。
这不是赶巴扎(赶集)吗?大院的两边已经摆满了瓜果熟食、日用百货、服装鞋帽,还有一股凉拌菜夹杂着羊杂碎、烤肉的味道扑鼻而来。再往里面看,中间空地上有一些人在忙碌着,看样子这里要举行什么活动。
我好奇地问旁边的维吾尔族大婶,她说:“这是我们村委会举办的‘文化夜巴扎’,每个周末都有。下午村里的广播说9点钟开始。我就早早吃了饭过来,一边看节目,一边卖我家的酸奶嘛。”她一碗一碗摆着要卖的酸奶,接着说:“以前晚饭后,我们女人嘛看看电视聊聊天,意思没有。男的嘛,喝酒打牌,闹事的多。现在大家都到‘文化夜巴扎’来了。‘文化夜巴扎’嘛,亚克西(好)。”她说着还翘起了她的大拇指。
说话间,活动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由十来个维吾尔族姑娘表演的舞蹈,随着音乐,他们甩着长长的辫子翩翩起舞,不得不让人拍手叫好。接着是以农村自己生活为题材的小品《邻居》,两家不同民族的邻居因为语言不通,造成误会,他们表演得绘声绘色,逗得大家一阵又一阵的哈哈大笑。还有乐器弹奏、歌舞表演、诗歌朗诵,小品情景剧……可别小看这些农民朋友,他们的每个节目表演都是精心准备的,现场观众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刚才那个卖酸奶的维吾尔族大婶,一边喊一声:“阿达西,酸奶买吗!”一边听到大家的笑声,踮着脚尖抻着脖子看一眼,然后也跟着笑一声。我看她时,正好她也目光聚集到我这里,于是我指着她卖的酸奶,笑了笑说:“来其普卢(多少钱)?”她赶紧说:“巴扎(县城)卖七元,我卖六元,比巴扎便宜,买吗?”我有点不好意思,出来散步,忘带手机,只好伸出双手,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姿势。也不好意思再站在那里了,于是,我走出了院子。
这时,那抹夕阳已经藏到沙漠尽头,但夜色还不深,路边的树儿似乎已经认识我了,在一丝晚风中向我点头,好像对我说“伙西(再见)”。我慢慢往回走。他们的活动还在继续,身后传来他们平安县城有奖问答的声音,伴随着“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的音乐,让人感到无比得温馨,岁月如此静好!
□管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