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

古籍里的孙悟空长啥样

  最近,一款火爆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像一阵旋风,席卷了整个游戏界,也再次勾起了人们对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的无限热情与遐思。当我们带着这份热忱,轻轻翻开古老的古籍,一幅幅神秘画卷缓缓展现,孙悟空的形象在不同朝代的流转中不断变化。
  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犹如一把古老的钥匙,为我们开启了孙悟空形象的神秘之门。在这里,孙悟空是一位“白衣秀才”,由“猕猴王”化身而来。他像是一位儒雅的书生,带着神秘的气息,迈向那未知的取经之路。
  浙江东阳中兴寺塔出土的建隆二年贴金彩绘石函中,二僧一马的画面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后方体型较小的僧人,或许就是早期孙悟空的模样,虽不明确,却让人充满遐想,如同在岁月的迷雾中若隐若现的影子。山东滕州玉皇顶的北宋崇宁四年水月观音龛像下,雕刻着二僧一马的取经图,也印证了这一点。
  陕西子长县钟山石窟第12窟的唐僧取经雕像,年轻的唐僧在前,而紧随其后的那位高鼻深目的胡人形象,也许就是孙悟空的早期形态之一。福建顺昌县黄墩村的“通天亭”内,一尊孙悟空“白衣秀才”木雕神像,头戴纶巾帽,眉清目秀,虽有猴像特征,却散发着文士的气质,仿佛一位从古代走来的智者,静静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金代的孙悟空形象依然延续着“白衣秀才”的风格。山东长清张夏镇王泉村摩崖水月观音造像附属的玄奘取经图雕像中,行者身体微左倾,双手抱于胸前,宁静而富有韵味。河北正定开元寺南遗址金代房址出土的唐僧取经瓷塑,孙悟空头戴僧帽,身着文士衣,行走于唐僧之前。
  然而,到了元代,孙悟空的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白衣秀才”演变为手持生金棍的猴子形象。元杂剧《西游记》成了这场变化的舞台。在这里,孙悟空成了花果山中的猴王,充满了“野性”“妖气”和“匪气”。他手握生金棍,仿佛一位英勇的战士,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山西晋城市泽州县紫金山大云院摩崖石刻水月观音右下侧和左下侧的唐僧取经图中,孙悟空手持生金棍,威风凛凛。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大雄宝殿壁画的唐僧取经图里,猴面行者头戴发箍,尖嘴突出,腰间束巾,扎腿襦裤,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元代孙悟空的风采。
  敦煌石窟中的《唐僧取经图》更是为孙悟空的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侧水月观音变右下角,孙悟空并足站立,左手牵马,右手上举,搭于额前,宛如一位勇敢的探险家。第3窟西壁南侧普贤变《唐僧取经图》中,孙悟空毛发浓密,张嘴露齿,充满了力量感。而东壁北侧绘十一面观音经变《唐僧取经图》里,虽已模糊不清,但依然能看出猴相和那紧握的生金棍。
  孙悟空的形象在不同朝代的变迁,恰似一面明亮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时代的发展脉络。从宋、金时代的“白衣秀才”到元代手持生金棍的猴子形象,这不仅仅是外表的变化,更是文化的传承与演变。他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承载着人们对勇敢、正义、智慧的深深向往。
  在这厚重的古籍中,孙悟空始终是那个充满魅力的传奇角色。他的故事犹如一首古老而悠扬的歌谣,在岁月里久久回荡,激励着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而那些关于孙悟空的电影电视甚至游戏作品,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孙悟空这一形象在现代的全新演绎与活力,它如同一个新的起点,引领我们继续深入探寻孙悟空的传奇世界,续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故事。

□许海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11期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9期

  • 第2024-09-06期

  • 第2024-09-05期

  • 第2024-09-04期

  • 第2024-09-03期

  • 第2024-09-02期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