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艺文

心读唐诗——一个互联网人的读诗小课

王维《辛夷坞》:生死之外,无爱无痕的美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一次,王维看到了水边一朵花。
  诗的前三句写这样一朵不起眼的花,长在那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没有讲是春天还是夏天,反正就开了,这都是静态的画面,是一瞬间的定格。
  王维的诗是流动的,最后一句,一下子让一个瞬间变成了一个时间快进器,像延时摄影一样,把花的一生动态全展现了,画面由静转动“纷纷开且落”。
  在山野之中的花,既不争奇斗艳,又不孤芳自赏,开了又落,落了又开,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年前,田震有一首歌《野花》,“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静静地等待是否有人采摘”的歌词,把这野花形容成一个等待的状态,等待有人来摘取;罗大佑也有首歌唱野花——《野百合也有春天》,“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把这在山野中的花都描述像个怨女,可怜兮兮,开放等人来赏,来摘。这都是把自己比作花,自己生命绽放的时刻渴望着他人的爱,他人的欣赏。总是希望自己最好的时节遇到最好的那个人。
  这是青春的花,是惧怕被遗忘、被忽略,也不甘独自绽放的花。
  我们来看王维笔下的花,“辛夷”是一种花,“坞”是水边的空地。在水边一个枝头末端,一朵芙蓉花开了。仅有这一朵,我们不知道是它开早了,还是开晚了,总之它开了,突如其来,没有什么酝酿,不等待什么好时机、好人家,就在这“山中发红萼”,鲜艳的花、红色的花瓣一览无余地绽放。
  这是在描述一种放肆又自然而然的生命,不张扬和谁来比开得美不美,也不战战兢兢在遵循开的规则和秩序,想开就开,一发不可收。
  王阳明倡导一切美丑好坏都是个人内心的产物,并没有实体存在。他和朋友去山中游玩,朋友看到岩石中的花就问他:“你常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朵在岩石中的花自开自落,和你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说了一段关于“心花”很重要的话:“你没有看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寞,你来看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才明白过来,这朵花还是在你自己的心里。”在王阳明看来,不被感知的事物并不存在。
  王维一定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在《辛夷坞》里,王维的花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朵盛开的花,专门开在这个山野无人的环境中,自开自败,绽放时就火热浓烈,败落时散落山野。一年又一年,凋落绽放没有什么悲喜,那是他人的观感,对芙蓉花来说,开怎样,落怎样,这是自己的事,自由自在,观者不必自作多情了,芙蓉花才不配合你呢,它自有安排。
  王维经历了世事变迁之后,在辋川体悟生命真正意义。佛教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对人世间无疑是悲观的,但他对生命又是热爱的和赞美的。一个生命不因他人而喜而悲,在孤独中茂盛和衰落都是自己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美,是不掩饰不伪装的状态,这就是芙蓉花的力量。王维自己无疑是要做这样一朵花,生长在随意的一个枝头上,随时随地,开了又落,既孤独又逍遥,这或许就是佛教里说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

十八花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18期

  • 第2024-09-13期

  • 第2024-09-12期

  • 第2024-09-11期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9期

  • 第2024-09-06期

  • 第2024-09-05期

  • 第2024-09-04期

  • 第2024-09-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