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阎姓起源有四:
1.泰伯曾孙仲奕封于阎乡说。据《姓氏起源》等所载,黄帝有裔孙后稷,后稷十二世孙为古公亶父,史称周太王,太王欲废长立幼,而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已有意让贤,遂徙居荆蛮(今江苏无锡一带),周武王时,封泰伯曾孙仲奕于阎乡(今山西夏县),后人以封邑为氏。
2.周昭王小儿子封于阎城说。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昭王瑕的小儿子文出生后,手心有一“阎”字。于是昭王之父康王封其孙于阎城(今陕西北部一带),后世子孙以封地为氏。
3.晋成公的儿子懿采邑于阎说。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成公的儿子被封于阎(今山西夏县),后被晋国所灭,子孙以邑为氏。以上三种均为阎姓出自姬姓说。
4.其他民族改姓。如满洲布雅穆齐氏改姓阎,达斡尔族亚尔兹氏改姓阎,其他如蒙、回有此姓。
得姓始祖
阎姓主要出自姬姓,商末时,周族首领古公亶父(又称周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且生一子昌(即周文王),颇得太王欢心,并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为了让父亲的愿望实现,奔走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后昌顺利继位,周武王承父业灭商建周,大封诸侯。除了把仲雍曾孙周章封于吴外,又把泰伯的曾孙仲奕封在阎乡,为伯爵。其后以封邑为氏,称阎氏。奉仲奕为阎姓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对阎氏起源②③说,近年阎氏宗亲多数并不认同。唯泰伯曾孙仲亦为阎氏族人所认同。故阎姓族人多以今山西夏县为其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大夫名阎敖,可见阎姓此时已落籍湖北。秦汉时,有阎姓人迁甘肃、湖南、山东、河北等地,西汉末年,有尚书令阎章居荥阳,其子阎畅长子为阎显,阎显被封为长社(今属河南)侯,后阎显参予皇室更迭被诛,其子阎穆为避难徙居于巴西之安汉(今属四川),是为阎姓入川之始。阎穆有孙名阎甫,被魏武帝封为平乐侯,复居河南新安。甫子阎璞,因西晋一统而仕宦象郡太守(今属广西、贵州一带)并定居当地。阎璞有子瓒为汉中太守而定居陕西汉中,瓒有子亨,为辽西太守,亨生子名阎鼎因仕宦而迁居今北京一带,后死于刘聪之难。阎鼎子阎昌逃奔马邑(今山西朔州),后其孙阎满一支徙居河南,又从中派生出甘肃天水、敦煌等支派。阎满之孙有阎善,因仕宦云中镇将而徙居云州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后五胡乱华,阎姓被迫大举南迁,再经过隋唐,阎姓在江南的分布更广,盛唐时,阎姓在太原发展成一大望族。宋元时,夷人南侵,使原本散居江南的阎姓进一步向华中、华南、西南播迁。明时,作为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太原阎姓亦有迁今山东、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者。至此阎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并有阎姓人徙居海外。如今,阎姓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阎姓约占全国阎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七。
宗族特征
1.各支阎姓之间并没有形成严格界限。阎姓尽管所出不同,但都因受封于阎乡而得姓,一些由阎姓人自己编修的家谱也不能正确区分自己出自何支,这说明阎姓的早期历史并不可考。
2.阎姓发源于我国北方,历代也主要繁衍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3.阎姓家乘牒谱分支甚多而精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典籍佐证,记述阎姓起源最详细的古籍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洋洋洒洒数千字来记述之,为他姓所罕见。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阎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阎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
阎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九号供橱。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世人称他为“救时宰相”
阎敬铭,字丹初,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历任山东巡抚、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是清末著名的能臣、廉吏、理财家,被世人称为“救时宰相”。
阎敬铭一生崇尚简朴,无论是生活还是公务,都秉持着勤俭、廉洁的态度。做地方官时,不管到哪里任职,阎敬铭都要在衙署大堂后面放一架纺机。他在堂前会见下属、处理公务,他的夫人就在后面纺线织布,纺机的吱呀声时断时续地传到堂前。为此有人暗中嘲笑他,他不仅不以为意,反而总在会见下属时,指着自己的棉袍骄傲地说:“此中之絮,内人所手弹也。”
阎敬铭衣着简朴,其实是为了提醒自己时刻牢记百姓疾苦。受朝廷委派到山西视察赈灾事务时,他听说当地百姓贫困,穿不起好布,只能用一种叫褡裢布的粗布做衣服。阎敬铭便请夫人用褡裢布给自己做了袍褂。下属官员得知后,都收敛了很多,不敢在生活上过于豪奢。但也有些官员想要投其所好,专门买褡裢布做衣裳,一时间竟导致褡裢布价格猛涨。一位姓白的新任知县想要提醒阎敬铭,就穿着绸缎衣服去见他说:“卑职刚来,所得的俸禄不多,买不起褡裢布,只能穿着旧衣服来了。”阎敬铭听出了弦外之音,没有为维护自己的面子对这名知县发火,而是及时制止了这股因褡裢布而起的媚上之风,使百姓免受布价上涨之苦。
阎敬铭的勤俭,不仅仅是对自己和家人,对待国政也是如此。作为户部尚书,也就是财政大臣,阎敬铭一直坚持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甚至为了给朝廷省钱而顶撞慈禧太后,并因此被免职。
在他看来,“必廉乃能勤,必俭乃能廉。吾以此相士,百不失一。”意思是说,勤俭生廉,廉洁才能成事,他以此规律对照过许多官员,百人无一例外。咸丰八年(1858年),有人向其推荐了位“能人”。阎敬铭请他吃饭,发现此人不仅穿着过分讲究,还嫌饭菜简朴不肯下筷。阎敬铭观此情景叹息道,像这样讲究吃穿的人,怎能与之共事?怎能成事?坚决辞退这位“能人”。其后,这位所谓的“能人”果然终其一生无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