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子夜

《黄铜小号》,致敬小英雄的唯美绝唱

  葛水平总给人一种惊奇。她一直在试图拓宽她的小说创作领域和路径,这次她出人意料地创作了一部儿童文学《黄铜小号》。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通过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艺术地再现了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成长历程,小说的受众范围主要是面向广大青少年读者。
  这是描述战争年代一位小英雄的成长史。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太行山区抗战前线,在太行山深处,曾经发生过一场异常惨烈的“黄崖洞保卫战”。作品通过写实与写意,用浅显易懂的情节故事,讲述了一位小英雄的成长路径:崔振芳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屁孩儿,成长为革命小战士,从“狗娃子”到“崔振芳”,从司号班“小号手”,到挺身而出向日军投掷麻尾弹而壮烈牺牲的“小英雄”。一个英雄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引导和环境熏陶,离不开对他革命意志和崇高信仰的培育。小说似乎自始至终都在重温一个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革命是一个大熔炉,只有在这个大熔炉里经受历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革命战士,成就一个英雄。
  崔振芳参加八路军时年仅14岁,在他牺牲时也仅有16岁。有好奇,才会有开始。正是从好奇心开始,崔振芳走上了革命道路的。自始至终,崔振芳都有一颗好奇心,是好奇心驱使着他一路向前。这符合小孩子的心理,也符合小读者的好奇心理。
  “狗娃子”找不到参加八路军的舅舅,赶牲口的路人告诉他,舅舅张双虎“光荣”了。他不知道“光荣”是啥意思,爸爸妈妈也不知道。他去找人求证,黑暗中站岗的告诉他,“光荣”就是牺牲了。舅舅的牺牲对崔振芳震动很大,他突然“哇”一声哭出了声,大声喊着:“我要参加八路军!”
  崔振芳从高崖底村一条死胡同爬上一棵老槐树,穿过重重封锁,脱离日本人围得水泄不通的高崖底村,跑到了黄崖洞兵工厂,投入到八路军怀抱,这既符合一个孩子的行为逻辑,又体现了一个孩子急于想逃离高崖底村寻找革命队伍的迫切心情。
  当八路军是想杀敌报仇。可是,当了八路军的小振芳,被安排在特务团下的司号班。每天除了识字,就是吹小号,这当然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心愿。他想不通,也不服气,难道自己参加八路军,就为了练习吹响几个音的黄铜小号?在他的心底:没拿过枪,没放过炮的人,怎么威震四方?
  王联防营长对崔振芳说:“你要把军号吹响,吹到敌人的心脏里去。”多么直接而有气势的话语,这是只有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才可能出现的描述。
  方教导员说:“记住,军号尾部的红绸穗子,是红旗的一角。”崔振芳看着营地上空飘扬的红旗,庄严地点点头。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直击人心。
  作品中这些语言描述,既是一种孩子的稚气与好奇,更是作品要表达的一种意象。
  作品中,反复出现激荡的歌声,是那个年代震撼魂魄的催征战歌,让人热血沸腾。作品中还多次出现一些民间小曲,这些歌谣对故事情节起到了延展和烘托作用,也让严酷的现实得以在舒缓的氛围中得到某种纾解。
  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有意减少了血腥与冷酷,一直在有节制地记述战争的残酷无情,尽可能避开描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场面。
  在崔振芳的成长历程中,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除了舅舅张双虎、王营长、方教导员,还有“化学脑袋”赵永才、文化课教员张润祥以及赶驴大叔。在战斗中,崔振芳才逐渐明白,小号就是武器。昂扬的冲锋号,既是战斗中无形的指挥棒,更是将士们共同争取战斗胜利的密码。
  崔振芳亲眼目睹王联防营长只身炸火车的壮举,还有一营营长舍身救人的英勇壮举,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在他的内心产生深刻印象,也让他深受感染。在他与修械所的战士们一起完成转移设备后,看到战士李小毛被日本人的毒气弹熏得昏死过去,他勇敢地拿起麻尾弹用力地甩向了敌人。一颗流弹撞击到悬崖的崖石上,击飞的锋利的碎石片如利刃一般,击中崔振芳的脖子处。“16岁的少年来不及吹响胜利的冲锋号,天使般纯洁的眼睛注视着人间的罪恶,缓缓合上了眼睛。”
  这不仅仅是战争的残酷,而是战争对人类抹不掉的精神摧残,由此加重了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悲剧色彩。
  小说开头有这么一段话:“首长说,战争是为了和平。为此,崔振芳知道战争在他参与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和平会在他参与之后到来吗?他被日子推拥着向前、向前。”
  一个孩子,对战争的认知,对死亡的认知都是陌生的,但他还是走上了战场,短促的生命很快就结束了。舅舅张双虎、方教导员的引导,以及父亲被日本人残害致死,这些看得见的、听得到的、想象得到的场景,加深了崔振芳参加八路军的动因。战争和灾荒让他长大,杀戮和残害让他逐步看清了这个世界。
  小说这样描述崔振芳父亲的死:“毛利小队长在他跑开的一瞬间,把刀插在了他的脊背上。”崔振芳大喊一声“爸爸”,就要跑过去,被周围看热闹的人给拽住了胳膊。爸爸的尸体被抬回家时,“妈妈俯身望着夜以继日相伴的男人,她的手在他脸上一遍遍抚摩,想把心里生动的温存刻进他的骨头里。”男人被杀戮,作为妻子的她只能一遍遍地抚摩自己男人的身体,这也许是她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没有歇斯底里的嚎哭,在一片寂静的背后,是一种无以伦比的愤慨和仇恨。而这个时候的小振芳,看着爸爸被装进一口大缸里抬了出去。看着月华满地,他突然想起了一首童谣:“明月,明月光光,照谷场……做件皮袄送给爹,爹爹穿上喜洋洋。”夜静时,全家人都在等,也许爸爸会回来,妈妈的织布“咔哒咔哒”。可是,死去的爸爸还会回来吗?
  故事是描述战争的,故事情节如何吸引读者,让读者进入角色思维,从而起到教育和启迪作用?作者显然用了心思。这部作品将一些表面的东西轻轻刮开,让小读者去体悟,去领会,去思索。
  作品中还大量运用了生活化的语言、语境,为的是接近孩子们的真实世界,让孩子们产生心灵共鸣。
  小说一直在渲染,孩子们天性中的快乐,战争是剥夺不了的。崔振芳带着几个孩子去八路军办事处找方教导员改名字,孩子们在院子外等候时不消停,一群人团成蛋玩猫逮老鼠。
  小说描述了孩子们诱人的“捉月华”场景:用双手捧着明月的光华将它们藏起来。月华藏到米缸里,米缸里的粮食永远也吃不完;藏到炕席下,炕席上就会有数不清的新被褥叠起来;藏到内心里,脸上的笑容就会亮给世人,心中就会开出幸福花。
  小说充斥着唯美的理想主义色彩。
  战士们抬着小英雄崔振芳往山下运时,“看到一团一团的蚂蚁,蚂蚁首尾相接,一层一层抱成团,慢慢抱成一个个大圆球。抱成圆球的蚂蚁从山火中滚落。蚂蚁球被山火烧烫得一层一层剥落。蚂蚁球滚到山下时,烧得只剩一个很小的团了。它们分散开,休整了一下,列了队,朝着日头照耀的方向走了……”
  在这里,作者在描述一种意象。中国人民就像这团蚂蚁,炮弹征服不了中国人民。杀不绝的中国人民,就会绝地逢生!
  小说结尾,小英雄崔振芳的妹妹细花也参加了八路军。妹妹细花从哥哥身上获得了生命的启迪和无穷的力量。月华下,山里娃们充满了莫名的兴奋。这是一股不可磨灭的力量!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建立了属于她自己的审美意趣,她要的不是复杂,而是简单,她描摹了一种主题和结构都简单明了的叙事风格,展示了小英雄的理想信念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样的描摹更容易引发小读者的内心震颤。

□石国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28期

  • 第2024-10-25期

  • 第2024-10-24期

  • 第2024-10-23期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21期

  • 第2024-10-18期

  • 第2024-10-17期

  • 第2024-10-16期

  • 第2024-10-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