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山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生离死别,人生大事。
离别的诗,往往要比相遇时写得饱满,正如痛的记忆往往比快乐的记忆长久,这就是悲剧更容易穿越时间成为经典的原因。
人在不同阶段对“离别”的理解肯定是不同的,某时某地人们会说“人生何处不相逢”,换一个时空,可能就如李商隐写的这句“人生何处不离群”。
《杜工部蜀中离席》题目说的“杜工部”,就是杜甫,李商隐写的是距离自己已经100年的前人杜甫的经历。他作为杜甫的忠实粉丝,也是后人认为把杜甫诗学得最到位的一个传人,以杜甫擅长的七律作为范本,写下这首离别诗。
蜀地,在人们的印象中属于西南边陲,又因李白的那首《蜀道难》很容易被人们以为在唐朝属于帝国边缘。事实上,在唐朝蜀地很重要,成都不仅仅是西南最大的城市,当时人们称“扬一益二”,将蜀地成都与江南的扬州并排,堪称当时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随着盛唐时安史之乱玄宗逃亡蜀地,让成都在繁盛之外,又多了一个政治符号。
它独立于长安之外,与长安的气质截然不同:长安在北,它在南。长安依山,成都偎川。长安周围有仙有道,有通天路,有隐居人,有江山指点,有望古思今;而成都有美酒、美景、美人,有喧闹集市、花花世界,有俗世中的一切乐趣,恰恰没有高谈阔论。
我们熟悉的唐代诗人,王勃、卢照邻、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几乎都有过蜀地的游历或客居的经历,“天下诗人皆入蜀”,也留下了众多诗篇。而这些人,也大部分都有长安旅居的经历。这就是蜀地特别的地方,就是这一大批诗人的两个身份:“长安客和蜀客”。长安是他们理想的目的地,寄托着功成名就;而成都现世的温暖,慰藉和包容着他们的失意。长安是王朝的中心,是帝国根本,一场内乱,让唐帝国曾经的骄傲已经远去;而偏安一隅的成都这种繁华和惬意又该如何面对呢?
杜甫困扰于此,李商隐同样。长安已经成为伤心地,而成都却不相信眼泪。如今避祸于市井,却是人生中最轻松惬意的时刻。成都成为了诗人们的桃花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说离别,头一句就先声夺人,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暂分”是含着泪骗自己说的吉祥话,既然“世路干戈”,谁又能保证会重逢呢?离别本来是依依不舍的,但怕太过于不舍,于是狠心一点,干脆反问“何处不离群”,终究是要散的,不过是暂别而已。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这是李商隐从杜甫那学来的绝招,把一场离别酒宴放到了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时时忧着国事,酒中掺着愁绪。如果不是学杜工部,李商隐本人大概是不会这样写这句的,李商隐的表述很少有这样“实”的背景。不远处的“雪岭”便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松州”大批的精兵正在枕戈待旦。蜀地的安逸如风暴眼中的安静,战争离得并不远。
由此句来看下面两句,整首诗的调子就复杂得多,少了这一句,这首诗不过是众多离别诗中的一首,因这一句,整首诗如同一场年代戏,人物纷杂,多种情绪交织,一场小小酒局折射出截然不同的几种景象。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山晴云杂雨云。”送别这场筵席中都有些什么人,我们不得而知。作者是那个“醉客”还是“醒客”,我们也不得知。但这个场景我们在饭局里都见过,送别的酒一杯接着一杯,喝醉的人偏偏说自己没有喝醉,要拉着那些没喝醉的人继续喝。结合上一句的时事背景,我们不妨把自己当成这个酒局中的一员,是忧虑国事一醉方休的“醉客”,还是那个喝不下酒忧心忡忡的“醒客”?此刻的“醉客”会不会是已经意识到改变不了任何事的真正清醒人,而此刻的“醒客”会不会是希望大唐盛世重来的“醉客”呢?
酒宴之中,谁会抬头看窗外呢?在推杯换盏的热闹中,李商隐还是那个孤独的人,他这时既是“醉客”又是“醒客”,“不醉”就不会忘却酒宴去看天空,“不醒”就不会分辨晴天还是雨天。抬望眼,穿过了现象看到了危机,晴云中夹着雨云,艳阳天下,即将来的是暴风雨。
天下事在酒桌,一腔热血在酒杯。国事天下事无以为继,看明白了“晴云雨云”,他改变不了任何事。他没有当头棒喝呐喊起来让酒席变成“啤酒馆的暴动”,而是不动声色地加入到这俗世的美好生活中。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成都暖风习习,美酒美人在侧,多适合养老。这是他告别时的留恋和惜别,安乐翁的日子多么美好。但无奈他“醉了又醒”,心中总是少不了那朵“晴云中的雨云”。
李商隐另一首诗《花下醉》同样写过他酒后的心情,“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客散酒醒,他从来没有真正喝醉过,只是在人群中装作一个“醉客”,他那挥之不去的敏感和多愁,始终郁结于心,他在人群中难得抒怀,只得留在诗中,独自欣赏。
十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