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往事

摩托声声电报来

  对于现在三四十岁以下的人,如果说起电报,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了。而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初,我们大部分家庭都曾发过或收过电报。
  对我们市民来说,发电报要到规模大点的邮局才有电报柜台,经常人很多,需要排队,轮到自己时,告诉柜台里邮局工作人员,自己要发报的内容,并填表,然后按字数的多少交了钱,就可以了。除了交通不便地区,在正常情况下,对方第二天或第三天就会收到。
  实际上发报的内容多不外乎以下几种,比如“父病速归”“十号五点火车站出站口接我”“五一节表弟结婚”“二叔病亡,初五出殡”等等。由于所发电报的详细地址、门牌、收报人姓名,都算收费字数,对普通人家来说,发一封电报是很费钱的一件事,所以,除非万不得已或时间紧迫,一般情况是不发电报的。
  那时候,邮局送电报的大都是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只要我们宿舍大院里摩托车“突突突”一响,便知道是送电报的来了,家家都密切关注着。穿着绿色邮电工作服的邮递员,屁股并不离开摩托车座,只是两脚着地,在收报人家附近高喊着:“二排四号张三,拿图章来!”别的人家先放下心来。而接电报的这家人会赶紧找图章,在邮局的收执上盖上章,拿回电报。由于电报内容除了结婚、接站外,大部分是老家的亲人、亲戚病重或亡故的消息,所以谁家来了电报都会非常紧张。
  有时候,因为家里没人,电报当时无法送达。送电报的就会直接把电报送到所在单位或工厂的传达室,传达室的人便先知道了电报内容,中间进出厂门的人也知道是谁家的电报了。下班时,这位收电报的人还没走到厂门口,就差不多已经知道了电报上说的是什么事情了。
  我们家最常接的电报是接站。我姨姨住在内蒙包头,回晋西北老家得先来太原我家,写信有时怕丢失或过了日期,所以总爱发电报,以求万无一失。记得有一次傍晚,送电报的摩托车在外面“突突突”响着,我们几个小孩怎么也找不到父亲的图章,不得已哥哥只好按了个手印才把电报拿回来。
  有一年过寒假,我和姨姨从太原回晋西北农村的姥姥家,本来前两天是发了电报让表兄到县城接站的,但我们下了火车,却没见到表兄。姨姨在县城的大路上拦了好几个赶马车的人,终于碰到一个是回姥姥村里的人,我们带着几个包,坐着马车回了离县城二十多里路的姥姥家。到了第二天,村里的大喇叭里才吆喝着让表兄去村里大队部取接站电报。
  随着后来座机、手机的极大普及,无论人们遇到多急的事情,多突然的情况,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把事情进行传达、交流、敲定。用电报来沟通信息的形式,已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大多数邮局已经取消了这项业务,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报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信息沟通中,却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杨德莲(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8期

  • 第2024-10-25期

  • 第2024-10-24期

  • 第2024-10-23期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21期

  • 第2024-10-18期

  • 第2024-10-17期

  • 第2024-10-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