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

龙姓主要出自御龙氏

  •   寻根溯源
      1.出自御龙氏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夏朝的刘累因驯龙有术,深得夏帝孔甲赏识,封其为“御龙氏”,刘累后人遂以赐姓“龙”为氏。
      2.出自豢龙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舜时董父,精于饲龙,被舜帝赐为“豢龙氏”,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
      3.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等资料所载,黄帝有一臣叫龙行,其后人有以龙为氏者。
      4.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舜臣龙为纳言(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
      5.出自地名。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泰安西南之龙乡),子孙有以龙为氏者。
      6.其他源流。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大姓中有龙姓;据《北史》所载,西域且弥(今新疆昌吉、玛纳斯二县)、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国国君皆为龙姓;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
      得姓始祖
      龙姓是个多源头的姓氏,其主要源头为上古御龙氏、豢龙氏之后,追根溯源,都为黄帝后裔。
      刘累。夏朝时,刘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小孩刚生下来时手上就有纹样,便取名刘累。刘累长大后,跟随豢龙氏学习养龙的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赐给刘累许多财物。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着家眷逃到了鲁阳。因他被孔甲封为“御龙氏”,后人有以龙为氏者,刘累则被尊为龙姓始祖。
      繁衍播迁
      传说时代的龙姓主要发源地为河南(刘累之居地鲁阳)、山西(舜都蒲阪)。由于龙姓支派较多,故而分布较广,这一特点使得龙姓迅速地向四周地域扩展繁衍开来。
      约在汉代,甘肃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间地已是龙姓繁衍的三大中心。此期,蜀中(今属四川)有龙姓迁入者,后又南迁至贵州,形成四大姓氏(龙、傅、尹、董)之一。魏晋南北朝时,中原龙姓为避战乱而南迁,促使了南方龙姓人口数量的增长,这次迁徙也为后来江南龙姓发展势头盛于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北史》所载:“且弥王、焉耆国王皆龙姓。”焉耆国为西域小国,龙会当政时,曾击败龟兹王,一时葱岭以东,皆率服,其子龙熙在位时,投降后凉,遣子入侍,渐与汉族相融。唐宋时期,八番中的龙番,酋长皆龙姓,后分为大龙番、小龙番安抚司,养龙坑、谷龙、上龙长官司,安龙土千户。宋元时期,龙姓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促使南方龙姓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明清时期,上述“龙番”各分支发展成为“龙家”,渐与汉、布依、水、苗各族相融。
      从龙姓历史演进过程来看,这一过程,既体现着北方龙姓与南方各族相融,又体现着少数民族龙姓与汉及其他各族相融。就在这一步步的相融中,龙姓完成了遍布华夏的历史旅程。如今龙姓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为多,四省龙姓约占全国龙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宗族特征
      1.龙是中国人推崇倍至的神物,以龙为姓氏,亦是这一心理底蕴的表现。
      2.在龙姓的发展史中,更多地体现着民族相融的历史大趋势。
      3.龙姓字行辈分井然有序。如民国抄本《龙氏家谱》中有江苏龙姓一支字行为:“兆升元吉,宗业克昌,富大希廷,厚诚守方。”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龙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龙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龙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八号供橱。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用孝心修缮出的岭南名园
      清晖园,为岭南四大名园之一,是佛山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最早为明朝状元黄士俊修建,后黄家家道中落,庭院荒废。后清朝进士龙应时购买了这个庭院,进行了初步的修葺和扩建、植花种草,逐渐有了一定的规模。
      后来这个庭院又归其长子龙廷槐所有。龙廷槐辞官回乡,不再复出之后,对从父亲龙应时那儿继承来的黄氏故园进行了改造和拓建。相传龙廷槐请同榜进士、书法家李兆洛题写了“清晖”二字,作为园名,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意,以示筑园奉母,报答父母如日光和煦般的抚育之恩,是为清晖园园名的由来。
      清晖园在龙廷槐之后,又经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三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经过数代人的精心营造与修改加工,形成了富有岭南特色的庭院。这个占地二十二万多平方米、广东清代四大名园的园子,也是中国十大名园之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31期

    • 第2024-10-30期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8期

    • 第2024-10-25期

    • 第2024-10-24期

    • 第2024-10-23期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21期

    • 第2024-10-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