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肩负多重责任,而品牌作为企业灵魂,建设需全方位管理与持续投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企优良传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企业发展。二者结合开辟新道路,确保品牌价值符合国家和人民需求,激发员工责任感与创造力。国企应探索融合之路,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提升品牌建设管理水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一、思想政治在国有企业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在国有企业品牌建设中的价值作用
思想政治在国有企业品牌建设中价值重大,价值引领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积极品牌核心价值,确保价值取向正确,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理念引领上,树立创新、责任、诚信理念,为品牌注入活力、提升美誉度和信誉度。行为引领时,通过规章制度和教育规范员工行为,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团队合作。思想政治为国有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推动企业品牌持续发展壮大,助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二)思想政治在国有企业品牌建设中的理念作用
思想政治在国有企业品牌建设中发挥理念引领作用,树立创新理念,通过主题教育、榜样激励、创新大赛等激发员工创新意识,推动技术与管理创新。强化责任理念,开展社会责任、质量责任和安全责任教育活动,引导企业履行责任,提升社会形象。培育诚信理念,开展诚信教育,建立诚信体系,维护企业信誉,如处理客户投诉、加强品牌建设等。
(三)思想政治在国有企业品牌建设中的行为作用
思想政治在国有企业品牌建设中具有行为引领作用,规范员工行为,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学习及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职业形象;激发员工积极性,树立目标导向、营造竞争氛围、关注员工需求,提升员工工作动力;促进团队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实现优势互补,营造团结协作氛围。
二、国有企业以思想政治引领品牌建设管理新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
(1)制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
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通过举办研讨会、案例分析会等形式,使员工理解其与企业价值观的关系并践行;收集优秀案例和榜样事迹,制作案例集和故事集传播,激发员工学习热情;政策法规教育要及时传达国家方针政策,组织专题学习会并邀请专家解读,如学习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导员工思考工作落实。开展法律法规教育,邀请法律专家根据企业特点讲解相关法规,举办知识培训和竞赛;职业道德教育需制定规范,组织员工学习并签订承诺书,评选模范以树立榜样;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员工心理,邀请咨询师讲座、设咨询室,建立心理支持小组并组织心理健康活动,缓解压力,提高员工心理调适能力。
(2)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
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定期组织集中培训,如邀请专家学者就企业发展需求和员工实际情况确定主题授课,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增强趣味性与实效性。同时,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丰富学习资源,推荐优秀书籍报刊,并通过设立奖励机制、组织学习分享会鼓励员工分散自主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制定理论学习计划,组织员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通过知识竞赛等检验效果;开展实践活动,如组织员工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调研,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收集企业内外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组织座谈会等活动激发正能量,同时结合反面案例进行警示教育。
(二)融入品牌建设全过程
(1)品牌规划中体现思想政治要求
明确品牌定位与思想政治结合点,分析目标受众价值观,如年轻群体关注创新、环保等,据此确定切入点,同时结合企业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念,突出契合点;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的思想政治导向,确立社会责任目标,如节能减排、参与公益,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握机遇并体现爱国精神;建立品牌形象塑造的思想政治标准,在视觉形象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规范品牌行为,体现职业道德;加强品牌传播中的思想政治宣传,确定主题,如爱国、创新等,选择多种传播渠道和生动方式,提升品牌思想内涵和价值感。
(2)品牌传播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
挖掘品牌故事内涵,回顾发展历程,收集重要事件和人物事迹,提炼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等思想政治主题,融入品牌传播;运用多种渠道,传统媒体展示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合作开展专题报道。新媒体发布故事和短视频,开展互动活动,线下举办发布会和展览,参与行业活动,展示品牌形象和思想政治理念;打造代言人榜样,选择具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公众人物,确保与品牌内涵相符,使其参与传播活动,发挥引领作用,利用影响力扩大品牌思想政治理念传播范围,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
(1)培养员工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准则、开展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弘扬核心价值观、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员工政治理论水平、激发爱国热情、强化职业道德,增强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2)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提供专业培训,包括内部课程、外部机会和在线平台,全面提升专业素养;鼓励实践与经验分享,通过项目实践、轮岗制度和经验分享会积累经验、激发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想法、提供创新资源并促进团队合作与交流;建立激励机制,从绩效评估与奖励、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文化建设入手,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我,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建立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1)评估思想政治工作对品牌建设的成效
员工层面,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其对品牌理念的理解认同,观察工作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否符合品牌要求;企业层面,对比思想政治工作前后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变化,评估客户忠诚度,可从企业文化活动参与度等方面看其建设成效;社会层面,评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社会影响力,如公益活动参与度、媒体报道、行业评价等,综合考量以全面判断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建设成效。
(2)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策略
建立客户、员工、市场等有效反馈渠道,如设置热线、意见箱及开展调研等;对反馈信息分类整理、深入分析并评估影响,找出问题根源与重点;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并沟通协调,确保方案可行;实施调整策略时明确责任、进行培训指导,并在过程中持续改进,不断收集反馈评估效果,及时调整完善策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黄 涛
(作者单位:山西文旅集团宣传(品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