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武王少弟康叔在封邑建立卫国,其有一子食邑于常,后卫被秦灭,常邑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常姓。史称常姓正宗。
2.《姓氏考略》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姓当此出。”黄帝居于轩辕之丘,国于有熊,其地在今河南新郑,故黄帝时常姓当出河南。
3.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吴王封其支庶于常(今江苏常州一带),其后以邑为氏,是为江苏常姓。
4.出自芈姓,避讳改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等史料所载,恒氏,本楚公族恒思之后。古代“恒”“常”同义,北宋真宗名赵恒,因避名讳之故,恒姓改姓常。
5.少数民族中有常姓。裕固族常曼氏、柯尔克孜族额齐克氏、土族常鲜氏,汉姓为常。另外水、蒙、满、回等族均有常姓。
得姓始祖
康叔,姬姓,名封。为周文王子,周武王幼弟,因其封地为康邑,故人称康叔、康叔封。西周初年,商纣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后被周公旦镇压。叛乱平息后,周公旦将原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了康叔,并建立卫国(今沿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后迁帝丘(今河南濮阳)。时诸侯有分封采邑之制,康叔有一支受封于卫国之常(今山东滕州东南)邑。秦统一天下,卫国被灭,其后有人以邑为氏,称为常氏,尊康叔为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常姓最早主要发源于今山东滕州东南一带,春秋时又融入了吴国常氏。这种发源格局,使得常姓很早就散居于大江南北。据载,战国时代,北方河南、河北南部地区以及南方吴、楚等国,均有常姓。西汉有太原(今属山西)人常惠,曾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十余年后返汉,官至右将军,封长罗侯,其后又有数人封侯,太原常姓由此显赫。与此同时,常姓在起源地山东亦形成一大望族,遂有平原郡望。汉末三国之际,“蜀之江原(今四川崇庆县东)常氏多显者”,时有名人常播、常骞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甘肃常姓繁衍茂盛,遂成望族。曹魏时,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常林,封高阳乡侯,官拜光禄大夫,其后人多入朝为官,家族荣耀显贵,在河内形成望族。常林四世孙常珍,携家眷徙凉州(今属甘肃),后人亦多官宦,遂形成常姓的武威郡望。隋唐时期,常姓名人多出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和陕西新丰(今临潼东北)两地。新丰常姓致仕朝廷者多人,甚为显赫。时有新丰人常衮徙居闽(今福建)地,后人遂在闽、粤一带繁衍,故闽、粤常姓多以新丰为宗,以常衮为开基祖。
宋代因避真宗名讳,恒姓被迫改为常姓,这为常姓家族注入一股新泉。在此期间常姓自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往福建、广东一带,后入云南、贵州等地。明代,常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之新安、淇县、修武、濮阳、长垣、浚县、泰康;河北之赞皇、黄骅、河间;天津之蓟州;山东之郓城、阳谷、莘县;北京之顺义、大兴、延庆等周边省份之人烟稀疏之地。清代常姓有入台,定居新加坡等地者。
宗族特征
1.常姓名人多将帅公卿。如汉代右将军常惠,三国司农卿常林,北朝名将常安成、常景、常爽,唐代进士常衮,宋代御史常同、将军常思德、尚书常懋,明代开国功臣常遇春、常升,清代巡抚常安、总督常明、常青等。
2.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系出常姓。据传,黄帝时有天文学家常仪,善于观测星相和占卜月亮的晦、朔、弦,后嫁与帝喾为妃。古代“仪”“娥”同声通用,嫦娥则为常仪的化身。
3.常姓字行辈分排序井然,读之意远。据民国抄本《常氏族谱》,江苏如皋常姓一支字行为:“敦愈怡乔吉,征善禄绶祥,谊修忠伦。”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常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常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常姓祖先神位供奉在大槐树景区祭祖堂一号供橱。
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学而优则贾”,重视教育的晋商常氏家族
常氏由商起家,传至十世,便有“世兼儒贾为业”之称,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不断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遂成为清代驰名中外的儒商望族。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其始祖常仲林迁居榆次车辋村刘家寨,直到八世常威时,家境逐渐好转,并开始经商。康熙四十年(1701年),常威在张家口开设“常布铺”,后在原址上创办了“大德玉”杂货店。至雍正六年(1728年)大德玉杂货店已是颇具规模的字号。
常万玘,榆次常家庄园主人,常威长子,其继承父业,以经营布匹、百货为主,在大同、繁峙、成都、汉口等地创办了10个以“德”字为标志的字号,号称“十大德”,形成了一个以张家口总号为中心,辐射蒙古乌兰巴托和大江南北的商业网络。乾隆年间,常威三子常万达以张家口总号“大德玉”的名义,将贸易向外扩展到恰克图,开辟了中俄营商通道,将中国的茶叶从福建的武夷山运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再由恰克图分销到莫斯科以及欧洲各地,为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治国之道在于用人,兴家之本在于育人。常家不仅懂得经商之道,“育人”也是常家驰骋商海数百年而不衰的重要保证。“浩博旁通诗书上不许俭,雍容儒雅衣食边只要勤”,这是镌刻在常家庄园雍和堂大门上的一副楹联,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常家的治学与治家之道。他们认为,经商必须以儒家“义理”观作为指导思想,这样家族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学而优则贾”成了常氏家族的家训。
作为儒商世家,常家对后人的教育和要求极为严格。他们特别强调,弟子儒学不精、品德欠佳者不准参与经商等社会活动。早在明末清初,常家就有了自己的私塾,开创了聘师授业的百年大计。到乾隆年间,常氏家族开办的私塾已达十多所,常氏的经商人才无一例外都是从这些学堂里走出去的。如今在常家大院中还能看到:“大夫第”“进士第”“武德第”等牌匾,说明特别注重教育的常家不仅在经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造就了不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