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中国唐宋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与申遗学术交流会举办

  • 学术交流会圆桌会议现场。

  •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文举)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长治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营造顶峰——中国唐宋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与申遗学术交流会”于12月15日在长治市举办,配套展览“遗珠——八至十一世纪中国唐宋木构建筑的标识”也同时开启。长治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向阳,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振华,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陆琼为会议致辞。
      长治境内古建筑达3500余处,经唐至清,素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之称。目前,该市有国保级文物73处,元代以前木构建筑达189座。长治市人民政府主办本次学术交流会议,通过国际视野的交流与合作,展示长治地区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分享山西在古建筑保护利用方面的成功实践,并学习国际国内相关保护经验。
      在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长治市文物局)、山西省开元文物保护基金会的承办下,会议邀请国际、国内著名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史、艺术史、活化利用等方面专家,共同探讨中国早期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传承与长治丰富的古建筑资源的保护利用。会议同时得到了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并由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管理中心、山西省开元文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源(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有限公司、清源视野(北京)文化咨询有限公司协办。
      会议分设“申遗策略”“价值研究与挖掘”“未来多元发展”3个学术板块和圆桌论坛。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为本次会议的学术召集人。会议邀请了多位国际遗产保护领域、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方向的重量级专家,包括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原办公室主任、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顾问约瑟夫·金(Joseph King),国际知名中国学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中国馆馆长夏南希(Nancy S. Steinhardt),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原理事、总干事特别顾问加米尼·维杰苏里亚(Gamini Wijesuriy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理事会理事、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知名建筑学家李相海(Lee Sang Hea)等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
      会议不仅对外展示中国早期木构建筑的独特价值与文化魅力,提升其在国际层面的影响力,同时邀请了来自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院、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等机构的行业著名专家,以及山西省内古建筑遗产资源地方领导与专家出席,共同研究探讨中国唐宋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传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16期

    • 第2024-12-13期

    • 第2024-12-12期

    • 第2024-12-11期

    • 第2024-12-10期

    • 第2024-12-09期

    • 第2024-12-06期

    • 第2024-12-05期

    • 第2024-12-04期

    • 第2024-12-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