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推动者,也是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永和县楼山乡党委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针,抓住乡村人才振兴这个牛鼻子,以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本领高”的青年干部为出发点,以“四个着力”强化青年干部的培养,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着力理想信念的养成与升华,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年轻干部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就要坚定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奋斗姿态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楼山乡党委政府从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出发,在提升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上持续发力。一是以“学思想、凝共识、铸忠诚”为根本,着力筑牢青年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立身之本,通过学习强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青年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二是认真组织青年干部学习中央、省、市深化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新思路、新安排和新部署,全面深刻把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与核心,引导青年干部更新观念,响应党和国家服务基层的号召,树立服务基层的长期意识,增强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意识,“培养爱农业、爱农村和爱农民的情怀”。三是经常性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沙龙、座谈会、报告会、经验介绍、专题讲座等形式,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不断增强青年干部对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提升青年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热情,更加坚定青年干部在农村长期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着力理念思维的创新与转变,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基本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干部要紧跟时代之变,与时俱进。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乡村全面振兴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必须要尽快提升基本素质。
楼山乡党委政府从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出发,在提升青年干部的基本素质上持续发力。一是创造机会让青年干部走出去,去省内外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乡镇学习考察,到高等院校短期学习交流,进一步开阔视野,转变思维方式。二是鼓励青年干部通过书本知识、干部在线、学习强国等加强学习,接受新的思维方式,从传统的思维向互联网思维、平台思维转变。三是要求年轻干部从思想上认识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扎实有力的三项举措,带来的是年轻干部创新实践的累累硕果:在防止农民返贫方面,创新出农户自主申报、干部排查、行业部门监测预警、社会监督发现的“四位一体”动态监测机制;在分层分类帮扶方面,创新出“四个一”机制,即:常态化开展入户核查,及时发现并上报存在致返贫风险的农户,按程序纳入监测帮扶,做到“发现一户、纳入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的机制;张家塬村青年干部王亚按照互联网思维、系统整体性工作方法,采取“墙上”公开、入户公开、“网上”公开等方式方法,在公开栏中定期更新内容,入户走访上门宣讲,通过流动党员群、网格包联群等媒介推送等,扩大了公开范围,实现公开对象全覆盖。
着力调查研究的学习与践行,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实践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因此,青年干部要将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重要基本功。
楼山乡党委政府从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出发,在提升青年干部的实践能力上持续发力。一是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经常走出办公室,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青年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二是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三是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在正确认识的引导下,青年干部勇当“察实情、办实事”的排头兵,每年围绕重点工作任务,设定调查研究课题,主动牵头组建调研团队,带头深入人民群众中,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倾听群众心声,取得了一大批调研成果,解决了很多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
着力业务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
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培养造就高素质青年干部队伍,就要不断补齐青年干部的“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等短板弱项。
楼山乡党委政府从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出发,在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上持续发力。一是针对青年干部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够、对农村工作熟悉不足等情况,建立导师帮带机制,安排1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1名第一书记、11名村党支部书记“一对一”“多对一”进行帮带,传经验、教方法、带作风;实行师徒双向激励,开展小班化培训,定期召开青年干部素质提升工作会议,通报青年干部成长情况,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学员等,极大提升了青年干部理解和落实政策的能力。二是定期举办青年干部产业发展专项培训,按照产业类型和学习意愿分批次、分层次开展精准培训;组织优秀青年干部到乡村全面振兴典型省市的乡镇、农村进行跟班学习;运用“现场授课+网络直播”形式,组织青年干部观看致富项目宣传电教片和名师直播;探索建立“基本报酬+奖励报酬+绩效报酬”的激励机制,有力提升了青年干部发展乡村产业的能力。三是组织青年干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真正让“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领导、完善机制,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本质内涵入心入脑,融入工作实际中;学习借鉴浙江嵊州雅璜的“民情笔记”活动,深入群众,“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乡村治理能力。四是鼓励青年干部探索创新,在拓展农村网格化服务、精细化服务功能,推进平安乡村创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白东红
(作者单位:临汾市永和县楼山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