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百姓吃、穿简陋,更没有供暖系统,对于贵族,却又是另一番光景。比如,《红楼梦》中“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府,贾家祖上一门二国公,位极人臣,荣耀之极,富贵往往藏于细节之处,冬季的饮食起居皆有讲究,不但奢豪,还很风雅。
首先是大观园里的住。在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与外祖母相认,下人来请问黛玉住哪儿?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面,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可见,贾府的主子房间设“套间”暖阁。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太医去贾宝玉的住处怡红院给晴雯诊病:“晴雯睡在暖阁里……有三四个老嬷嬷,放下暖阁上的大红绣幔,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去。”林黛玉的潇湘馆也有暖阁,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倒坐在暖阁里,临窗作针黹”。就连宁、荣二府的外厅也设置暖阁,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考虑到老祖宗贾母年事已高,怕她受了风寒,“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红楼梦》的成书背景年代是清朝,皇帝住的养心殿,就设有东暖阁、西暖阁。
其次是大观园里的用。在第八回《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芸轩》中,黛玉探望生病的宝钗,丫鬟紫鹃遣雪雁“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可见,手炉这物什小巧玲珑,可捧在手里,亦可拢于袖内,大抵与连续剧《甄嬛传》里小主们所用之手炉相差无几。除了手炉,还用脚炉取暖。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怡红院的大丫鬟袭人“一面说,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铺在一个杌上,宝玉坐了;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当真是从头暖到脚。还有一种取暖物什,唤作“熏笼”,在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里,宝玉去潇湘馆找黛玉,“不但宝钗姊妹在此,且连邢岫烟也在那里,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这里的熏笼,有点类似北方的暖炕。
还有大观园里的吃食。在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一时众姊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来,头一样菜便是牛乳蒸羊羔。”书中借贾母之口说“牛乳蒸羊羔”是一味“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所谓的“不见天日”暗指还没出生的“胎”,“牛乳蒸羊羔”大抵用的是胎羊佐以新鲜牛乳、名贵药材一起蒸制的药膳,此物大补,吃了上火,年轻人火气重,因此,贾母说“你们小孩子们吃不得”。那么,大观园里的年轻人冬日里吃些什么呢?贾母嘱咐下去:“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鹿肉在清廷专供皇帝食用,康熙皇帝不但自己经常食鹿肉,还把打猎获来的鹿肉孝敬祖母、恩赐臣下,其中,包括曹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
再来看看大观园里的衣饰。在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贾母命鸳鸯取了一件俄罗斯国刚进贡的“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雀金呢”送给最心爱的孙子贾宝玉。宝玉穿了出去,一不小心烧了个小洞,让婆子拿去街上找能干织补的匠人,可惜京城满大街“都认不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可见此物有多稀罕珍贵。
最后来看大观园里的梅花。在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里,宝玉一觉醒来,“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他穿戴好出门,“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普通人家只晓得梅花是用来观赏的,在荣国府里,梅花却是可以制成“梅花雪水”来泡茶的。在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老老醉卧怡红院》里,妙玉用“埋藏了五年之久的梅花雪水”招待宝、黛喝体己茶,所谓的“梅花雪水”,即在下过大雪后,在梅花花瓣上,一片一片采集,等它融化成水,装于瓮中,埋在地下“养着”。待到来年,开瓮取水烹茶,口感格外清冽甘甜,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用来招待贵客,最好不过了。
贾府上下这般骄奢淫逸,全仗当年荣、宁二国公从龙入关,刀头舔血,九死一生挣下的家业。用从小跟随太爷出生入死的贴身忠仆焦大的话来说,他“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怎奈贾府后世子孙“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一代不如一代,终究兜不住这泼天的富贵。
于是,《红楼梦》里的最后一场雪,宝玉“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拜别父亲贾政后,竟偕一僧一道,飘然离去,留下“白茫茫一片旷野”真干净。
□申功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