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这里的农村,每逢春节有一个风俗,就是在大年初一的凌晨要烤柏柴火。柏柴者,“百财”;旺火者,“生活旺,日子旺”。一年岁首,期盼都寄托在这红通通的旺火之中。
印象中,我从上小学起,每到一过腊月初十,就要跟着大人们上山砍柏柴了。我们的村子距离大山不远,那时候我们是步行着上山的。村子距离山沟口大约2公里,进入山沟里还要步行十多里才能到达砍柏柴的地方。
山里的柏树一般都生长在悬崖边上,砍柏柴就是从柏树上砍一些枝叶,不仅要爬山坡,还必须从很陡峭的岩石上攀缘到悬崖边上去砍柏树枝,这个活说起来简单,其实很是危险。有时候在腊月里遇上下雪天,砍柏柴的时候,积雪很厚,就算空手移步也很困难。要到悬崖边上去砍柏柴,更是难上加难。尽管如此,也总要砍一捆柏柴回来。砍柏柴的时候一般都要约几个伴相跟着,互相能有个照应。
砍柏柴的工具很简单,带着一柄磨得很锋利的斧头,一条捆柏柴的绳子就行了。到了目的地,选好目标,就向着山坡沿着山坡上很是柔软光滑的落叶向悬崖上行进。一般来说,从山坡下到生长柏柴的悬崖距离大约有五六百米,为了好行走,有时还必须绕上几圈山道,绕过几道陡岩才能到达长柏柴的悬崖。到达之后,还要选择地形地势。历尽千辛万苦,再经历有将近一个小时的工夫,总算砍好了一捆柏柴。但还不算完工,还要把柏柴捆好、捆结实,从山顶上的悬崖边上转到山坡下的山沟里。一般柏柴距离远,坡陡路滑,还有长满荆棘的树林,要把柏柴从山上转到山下,那是很不容易的。
当我们背着柏柴捆儿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回家的山谷时,山沟里不再寂静而充满了喧哗。大家在行进中,情不自禁地向深山大吼一声,山沟里立即会久久地回荡起幽长而亲切的应答,那声音显得美妙无比。
薛振堂(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