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

乔姓得姓始祖为桥勤

  •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以物事为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等资料所载,黄帝姬姓子孙中有以山(桥山)名为氏者,后去“木”以乔为氏。
      2.匈奴乔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乔为汉代匈奴四姓(兰、呼衍、须卜为其三)之一,后与汉族人相融。
      3.鲜卑乔姓。据载,魏晋南北朝时,鲜卑族有乔姓。如西晋隆虑公乔智朗籍出鲜卑。
      4.其他少数民族源流。傈僳族刮饶时氏、达斡尔族瓦楞氏,满、蒙、土、回等族均有乔姓。
      得姓始祖
      桥勤。相传中原各族共同的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亦称子午山,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沮水穿山而过,山如桥形,故得名桥山)。其姬姓子孙有一支在此守陵,遂以山名为氏,称为桥姓。传至桥勤,时任北魏平原(今属山东)内史,后为宇文泰(西魏丞相)臣属。一天,宇文泰叫桥勤去掉桥字木旁简化为乔,说是有“高远”“升迁”之义,桥勤遂改姓乔,子孙亦沿袭乔姓,并奉桥勤为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乔姓最早出现于少数民族姓氏中。《通志·氏族略》中载,北方匈奴贵族有乔姓,代有辅相(即宰相)。东汉时,部分匈奴人南下归附汉朝,遂与汉人相融。晋代时有乔智明,系出鲜卑族。南北朝时桥勤改姓乔,视为汉族乔姓始祖,陕西西安(西魏都城)即为其族人发源地。此支黄帝后裔乔姓早在东汉时已分居于今安徽潜山、河南商丘等地。桥勤曾官仕北魏、西魏,可见其族人南北朝时又有散居山东、陕西等地者。其中以河南商丘一带人丁最为兴旺。
      隋唐时期,乔姓主要繁衍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等省境,河南商丘乔姓已成望族,以“梁国”为其堂号。五代时,乔姓人口剧增。史有“乔氏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为相,命桥氏去木,义取高。”(据《通志·氏族略》之记载)。宋元时期,北方乔姓有避金人、元人之兵祸而南下者。此期,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有乔姓名人入载青史。如宋代有高邮(今属江苏)进士乔执中。东阳(今属浙江)人乔行简,封鲁国公。元有戏曲家乔吉入居浙江。明代有大槐树乔姓东迁山东、河北,西入陕西,南下河南、江苏等地。清代有沿海乔姓族人入台,进而迁徙海外者。另外,明清之际,乔姓名人以盛于前代之势涌现,此期乔姓达到历史最为鼎盛时期。
      宗族特征
      1.乔为桥去“木”而来,意寓高升、家族荣耀、世代旺达。
      2.乔姓名人辈出,不乏有官员、文人、画家、诗人之辈,各显其能。
      3.乔姓字行辈分排列有序,含意隽永。如清代乔远谋所修《乔氏家谱》,内有江苏乔姓一支字行为:“庆远荣华泽,康定宗祖贤”。
      大槐树寻根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为恢复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洪洞大槐树移民。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达到1230个姓氏、150万移民之众,乔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乔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乔姓祖先神位供奉在大槐树景区祭祖堂六号供橱。

      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

      (资料来源: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延伸阅读
      乔致庸:勤俭持家、和顺齐家、诗书兴家、忠厚传家
      乔家大院,是清末山西首富乔致庸主持修建的家宅,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乔家大院的缔造者乔致庸是乔家第四位当家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弃文从商接手生意。
      乔家大院内宅的门上有乔致庸亲书的一副对联:“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福非惜财,缘惜福。”前半句是说,乔家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勤奋来获取名利,而不是靠别人的帮助。节俭珍惜不是因为怕浪费钱,而是要懂得知足惜福。乔致庸知道,乔家虽然家大业大,但子孙若是懒惰散漫、挥霍无度,败亡也只在朝夕之间。而乔家“和为贵”的家风,与乔致庸也是密不可分。
      乔致庸治家的规矩很严。其家规有六条: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这些家规既可以杜绝祸起萧墙,又能成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障。
      乔致庸一生嗜好读书,底蕴深厚,他用儒术来指导自己的商业经营,以“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为经商原则,在十数年里,使得乔家迅速成长为山西最富有的商人。而在乔家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乔致庸急流勇退,迅速放权,让后辈经营,自己则在家广购图书,教导孩子。
      俗话说,忠厚传家久。乔致庸把积德行善当作治家要义。为帮助乡邻,乔家常年把三头牛拴在门外,谁家要用就牵去,傍晚再送还。乡邻如有病无钱求医或者家境困难过不了年的,只要找到乔家门前,都可以得到救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2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