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微信步数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运动记录工具,然而对于我家来说,它却是母亲维系亲情、传递关爱的独特方式。母亲对家人的微信步数极其关注,每天都会认真查看,无论步数多少,都会给予温暖的点赞,这份看似平常的举动,实则饱含着她对家人深深的牵挂。
最初,我着实不理解母亲的这种“特别关注”,甚至还很抵触。工作的繁忙加上偶尔的身心疲惫,让我更愿意宅在家里休息。每当我的步数极少时,母亲总会发来消息询问:“今天步数咋这么少,是太累了,还是身体不舒服?”当时的我,觉得这纯属唠叨。我曾很不耐烦地回应:“我都这么大了,难道还得被步数管着?”
可大舅生病的那次,彻底扭转了我对母亲这一行为的看法。那几日,母亲发现大舅的微信步数连续数日都少得可怜,心里顿时不安起来。她赶紧拨通大舅的电话,电话那头,表姐的声音传来,原来大舅已经生病卧床好几天了。母亲得知后,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事情,心急如焚地赶去照顾。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母亲通过微信步数时刻留意着家人的状况,这看似简单的关注,其实是她深深的牵挂。
还有一回,工作的压力让我彻夜难眠,在房间里不停踱步。第二天一早,母亲的电话就打来,满是担忧:“我看你昨晚步数好多,是不是出啥事了?大晚上的,我也不敢打电话打扰你。”听到这话,我才惊觉母亲整晚都在关注着我。她的关心,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内心的疲惫与焦虑,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春节前夕,弟弟在外地工作,原本期待着回家过年。母亲每天都关注着弟弟的微信步数,想象着他为回家做准备的忙碌模样。可临近过年时,弟弟的步数突然骤减,几乎一整天未变。母亲心急如焚,立刻打电话询问。弟弟说工作出了问题,可能除夕都要加班,无法按时回家。母亲一边安慰,一边为他准备过年的物品,还说要寄去家乡特产,让他在异地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相约去郊外徒步。一路上,我们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尽情享受着远离喧嚣的轻松时光。我的微信步数直线上升,一直到晚上才回到家。一推开门,就看到母亲满脸焦急地坐在沙发上。看到我回来,她才松了一口气,说道:“你今天走了这么多步,我一直担心你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给你打电话又一直占线……”我这才想起,徒步的时候和朋友聊得太投入,没注意到母亲的来电。看着母亲关切的眼神,我的心里满是感动,原来她一整天都在为我提心吊胆。此后,我每天都会主动和母亲分享,哪怕只说一句“步数达标”,也能让她安心。
回想曾经对母亲的不耐烦,我满心愧疚。母亲虽不擅表达,却通过微信步数默默守护着我们。每个点赞、每句询问,都承载着她对家人深沉的爱。如今,微信步数已成为我们家的一种特殊默契。看到母亲的点赞,我就会心一笑,那是母亲的“步数侦探”日常,是母爱的表达。时光流逝,母亲的关怀从未间断,她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让爱随着微信步数,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