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弯曲、曲折,言不直也。但曲在文学艺术、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确有着不同凡响的哲学意义和美学价值。
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草书,草书的表现形式是线条,无论是草圣的怀素、张旭,还是近代的毛伟人,他们书法能打动人的因素,就是书写流畅、龙飞凤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将九曲连环的线条发挥到极致。书画同源。中国画的写意,亦如同书法。一波三折,屈曲延伸,远山近水,小桥人家。枯藤老树,斜阳瘦马,勾写描摹,皴擦点染,宁是用缠绵的线条,不仅刻画出形似的人文现象,而且绘染出神似的社会生活。还有中国的古建筑,像凝固的音乐,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榭、枋、轩、廊,都是用各种几何的曲线来构成。即使是巍峨雄伟的大屋顶的殿堂,它的厦脊、它的房角、它的屋檐,也都是从审美的角度,用曲线来美化提升它的层次和境界。所谓“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描述的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风格。也是区别于今日世界各大都市高楼林立,几乎没有留给城市建设曲线扭动回旋的余地,处处表现出窘态的鲜明对照。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如果用分贝来测试声音的旋律,它展现出来的曲线,就是声音的强弱。如果体现在调音台上,它就是音乐的曲线。或跌宕、或婉转、或悠扬、或清脆。直着嗓子吼叫,不叫音乐,起码不是美妙的音乐。音乐也有起承转合,也有高潮和过渡,这些也都是用曲线来表现的。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里也充满着曲线,历史上很多诗人用曲线来描绘生活。“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扁舟水淼淼,曲岸复长塘”(唐·刘商),“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唐·李白),“曲榭回廊绕涧幽,飞泉喷下益池流”(唐·李乂)……你看,流水是曲线,路径也是曲线。小巷是曲线,建筑也有曲线。中国人生活在曲折的线条生活中,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又形成了繁复而缜密的思维,反过来又用这种思维来认识生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创造物质和精神的世界。
在文学创作上,跌宕起伏的行文曲线,成就了无数优秀的作品。“文似看山不喜平”,搞创作、写文章,和其它文艺创作一样,弃平弃雷同。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随笔,和自然界的河流、山脉一样,都是用高低起伏的不同曲线来表现创作的起承转合。特别是戏曲剧本,在演唱两个多小时的文字容量里,要有对白,要有唱词,还要把故事讲完整,把人物塑造好,没有特别的文字修养功力,剧本创作是不可能成功的。好在曲线的魅力,为剧本创作,在无形中规划出可以挥洒回旋的空间。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不求真有,但求会有”的构思,让人物能立得起、放得下,让故事(或事件)能撑得起、收得住,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戏剧剧本创作的技巧,能让故事在演进的过程中,既动人,又好看,原因就是在处理矛盾(即对手戏)的过程中,在场次安排上起起伏伏、缓急有致。舒缓的场次,能让观众感受到叙事及抒情的婉转和悠扬;对弈的场次,又能让观众感受到剑拔弩张和哲理的碰撞;起承的场次,还能让观众急于了解矛盾的焦点和故事的起因;转合的场次,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众心相悦和花好月圆的满足。如果用抛物线来表示文学创作中的起承转合,或跌宕起伏,这就是曲线。曲线的起伏愈多,内容就愈丰富,故事就愈好看,人物就愈鲜明,作品就愈优秀。
其实,人生和事物的发展,也是在曲折变化中行进的。文学艺术创作的曲线,是由一种规律、经验和个体的学养及风格所形成的。而人生和事物发展的曲线,则是由时代、环境和个体的认知所决定的。只不过这种曲线表现出的人生状态更令人惊心动魄,感慨不已。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小到大,从学业到生活,从工作到家庭,没有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的。有的是因为选择,有的是由于环境,有的是缘于时代,有的则是困于认知,所不同的只是曲线起伏的频次和幅度的不同。大多数人通过自身的努力,透过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踏平坎坷成大道。也有一部分人由于认知的不同,长期在风雨中跋涉。无论如何,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坎坷怎能成大器,没有挫折,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曲折的人生能给人带来智慧,能使人心魄强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从苦难到辉煌,就是这样从迂回曲折中走过来的。除了在理论上的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之外,在实践层面这种艰苦卓绝的奋斗曲线,频次之繁、幅度之大则遍布全国。从上海到井冈山,从遵义到延安,从西柏坡到赶考进京,一路走来,风雨如磐。红旗漫卷,长缨紧握,踏遍青山,不到长城非好汉,三军过后尽开颜。百年锤炼,百年建党,试问历史上、世界上,有哪一个大党堪与伦比。回望嘉兴红船,百年大党,跨过多少河,爬过多少山;吃过多少苦,遇到多少险;越过多少坎,突破多少关。纵横捭阖,迂回发展,把奋斗的曲线,画满党史画满锦绣河山,志存高远情何以堪。
事业的发展亦是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的选择,是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没有本本所依循,没有经验可借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凭着制度的优势,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不断改革,笃志不怠,硬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科技、国防都进入世界前列的新中国。75年风云变幻,75年潮汐奔涌,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无论是波浪或发展,还是螺旋式上升,硬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事业大花园。
曲能锤炼才干,曲能创造经验,曲能伸向诗与远方而放大格局,曲能更上层楼提升境界。曲是人生和现实中的天道,在乙巳蛇年里不妨口占几句顺口溜,以赞曲的魅力:金蛇贺岁,鸿运当头。咬定青山,斗折蛇行。不屈不挠,龙蛇飞舞。踔厉奋发,灵蛇之珠。曲尽其妙,魅力无穷。笔走龙蛇,即歌亦颂。
□吴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