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往事

到汾河坝上摘苜蓿

  春暖花开之际,我来到菜市场买菜,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蔬菜中,竟有苜蓿菜,绿油油的惹人馋,勾起了我挖苜蓿的往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春暖花开时节,集市上并不像如今的菜篮子丰富,什么菜都有,老百姓只能吃冬天留下的白菜和胡萝卜,有的人家还吃冬天腌下的酸菜。现在人们很少吃酸菜了,知道常吃酸菜对人体不利。可那时的春天没有新鲜的蔬菜,不吃这些菜吃什么?这时,人们就开始吃地里野生野长的野菜了。
  野菜中数苜蓿菜好吃,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铁、钙、钾、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起到清热利尿和舒筋活络的功效,对改善糖尿病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功能,是春天当之无愧的应季野菜!
  那时,我家住在太原市,城市哪有苜蓿菜让人们挖呢?有一天,一位老乡告诉母亲,说汾河堤坝上的树林里有的是苜蓿,就是路远,得骑自行车去。那年我已经十五岁了,于是自报奋勇去汾河坝堰上挖苜蓿,母亲开始还不同意,可看到家里没有什么菜,就同意了。
  星期天,我叫上同学栓柱一同骑自行车来到汾河坝堰。那时的汾河坝堰上都是参天的树木,河水也流得湍急,果然,堤坝上树林里长着茂密的野草,其中就有我们要找的苜蓿菜。我们兴奋极了,这么多苜蓿菜足够我们挖了。我左手握住苜蓿菜的茎叶,右手摘下苜蓿菜便从沙土下的根茎处断开。两个多小时,我和栓柱整整挖了一口袋苜蓿菜,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回家后,母亲却责怪我不应该把苜蓿菜连根铲断,应该摘下嫩嫩的苜蓿菜尖。我委屈地说,您也没告诉我呀。母亲想了想说道,怨我,忘了告你了,苜蓿菜不能连根挖,要摘嫩嫩的菜尖,这样才好吃。
  母亲摘下苜蓿菜尖,做了好几道苜蓿菜。一是凉拌苜蓿:她把苜蓿菜择好了,开水一煮,冷水里一泡,然后把它们切碎了,凉拌了吃;二是蒸苜蓿菜饼:往切碎的苜蓿菜里加入面粉,用手和匀揉成圆饼,涂抹少许食用油和盐,放至笼屉上蒸熟吃。母亲端上苜蓿菜饼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来,蘸着料汁,就上凉拌苜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母亲喝道,“慢点吃,别噎着。”我便细细地咀嚼着苜蓿菜食,那苜蓿菜的清香久久地留在心间……
  别看我们挖了一口袋苜蓿菜,摘了菜根也没多少,吃了两顿就没有了。家里又没菜吃了。星期天,我和二兔又来到坝堰摘苜蓿菜尖。这次摘苜蓿菜,我俩按照母亲的吩咐,只摘嫩嫩的菜尖,留下没有尖叶苜蓿菜继续生长。如今,我一看到电视屏幕上播出的采茶叶场景,就想起当年采摘苜蓿菜的往事。这真是“家菜不如野菜香,野菜故事绵又长。”

陈顺成(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10期

  • 第2025-03-07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5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3-03期

  • 第2025-02-28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