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往事

那薄薄的小册子

  每提及书,许多人往往喜谈“大部头”,可我却偏爱儿时看的那些薄薄的小册子。刊载着传说、故事、笑话、寓言、歌谣、俗语的“矮玩艺儿”,以其瑰丽的色彩组成了称作“民间文学”的大观园。涉足此园,我变成了少见多怪的“刘姥姥”。于是乎,书案上渐渐堆积起了《上海故事》《故事精选》《民间笑话三百则》等书刊。这些作品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真善美。
  民间文学作品大都蕴藏着一种正直向上的精神力量。在这类书中,勇敢善良、机智勤劳受人称颂,懒惰虚荣、愚昧无知遭人唾弃。常常与这些书籍“交朋友”,从中汲取做人行事的道理,真是其乐无穷啊!
  当年,我看这些书也并非只图个红火热闹,有时,来了兴致,便自己动笔搜集几则民间故事,而后投诸报端。当看到自己的名字竟也“挂”在报纸上,心里就更加感激我的那些“小册子朋友”了。
  星期天,是父母工休、学生放假、儿童从幼儿园领回——全家团圆日。那些年,我总认为周日是孩子们的世界,成人们不需瞎搅和,为了避免外甥女和小侄子们昏天黑地地吵闹,影响了邻里休息。我就用那些“小册子朋友”上的故事、笑话、谜语“招揽”这些淘气鬼,举办别开生面的“周日故事会”,不知不觉他们都围在了我这个“故事迷”身旁。
  我把搜集起的这些小册子,如《故事会》《民间文学》《幽默笑话选》和《乡土》《采风》报打开,把上面有趣的小故事念给他们听,这样,家中可热闹了,不时传出孩子们甜美的笑声,哥姐渐渐把听来的趣闻也讲了出来,母亲唠叨起旧时传闻的民间故事,外甥女订上了《故事大王》,外甥也被《故事精选》吸引住了。我还不时编几个小谜语让他们猜,大家一起动脑,比谁猜得快、猜得对。为了培养大家的记忆力,我时常让他们重复我讲的内容,天真聪颖的外甥女把它加以发挥演绎,逗得家里人开怀大笑。就这样,我家的那些薄薄的小册子发挥着大大的作用,不仅大人受益,就连孩子都被熏陶得守了规矩,所以我越发珍视这些寓教于乐的小册子。

刘印军(大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2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10期

  • 第2025-03-07期

  • 第2025-03-06期

  • 第2025-03-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