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商店购物中,商品包装不是如今的塑料袋和塑料绳,而是简单的包装纸和纸绳绳,那包装纸和纸绳绳不仅记载着那时岁月的艰辛,也印证了过去商品包装的一种环保模式。
那时,商品包装用的都是牛皮纸,因其外观与牛皮相似而得名,通常呈黄褐色或咖啡色,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压力而不破裂。顾客购买针纺织品、床单被面、服装内衣等物品,都是用牛皮包装纸包装的。营业员根据商品的形状而包装,或者包装得四四方方,或者长方形,每一种形状都是标准的几何图形。许多大的国营商店还在包装纸上印上自己的店名、经营品种、地址、电话等内容,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这也是计划经济中比较简单的广告模式。一些小商店为了降低成本,包装纸上面是不印图案和文字的,完全是裸色的包装纸。
纸绳绳是商品包装的最后一道工序。当时的柜台上方一般都挂着一个纸盒子,纸盒子里装着一团捆扎用的纸绳绳,绳头从纸盒下面的小眼里穿出来,包装时营业员就往下拉纸绳,需要多长就拉多长。营业员用纸绳绳捆扎商品的过程非常娴熟,横一道竖一道,十字捆扎,捆扎得既美观又紧凑,很有点工艺品的味道。捆扎好商品后,还要在商品上端挽一个圆圈,方便顾客手指套进去就可以把商品提走,有心灵手巧的营业员会挽一个蝴蝶结,给包装好的商品锦上添花。
而副食品商店包装的食品就不那么美观了,好多食品如红糖、碱面、粉面都是散状的颗粒,营业员称量食品后,将食品倒在一张铺就的牛皮纸上包起来,用纸绳绳随便捆扎起来,只要不漏就行了。成形的饼干、糕点就可以包一些比较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了。
我儿时的记忆里,最喜欢的便是副食品商店方形或长方形的包装食品了。那时,母亲常领着我到附近的副食品商店去买红糖、碱面等食品,也给我买一斤糕点。当然买这些食品都需要副食品购货券,糕点也不例外,一个月只供应一斤,实在是稀罕物。
糕点提回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解开捆扎的纸绳绳,展开包装纸,那好吃的点心便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但是,我会遵循母亲的教诲,只吃几块,不能一顿全吃完,留下慢慢享用,也要给父母亲尝几块。然后,我把点心用包装纸包好,用纸绳绳再次捆扎住。当然,我包得比较简单粗糙,可不如营业员捆扎得好看。
如今,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品牌中为了保留那份经典的包装模式,依然使用着纸袋袋和纸绳绳。每每看到这种传统包装的商品,心里都会有一种亲切感,记忆瞬间就会被带回到儿时。
陈顺成(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