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

古人春日的鲜花美食

  春日,在古人的生活里,是一场盛大的自然盛宴。当大地从沉睡中苏醒,繁花似锦,古人不仅沉醉于春日鲜花的娇艳与芬芳,更将这份美好融入饮食之中,创造出一道道独具风味的鲜花美食,让味蕾也能尽情享受春天的馈赠。这些美食背后,有着丰富的诗词、典籍记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春日的桃花,总是率先点亮古人的生活。《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生动描绘出桃花盛开时满树烂漫、如云似霞的景象。古人对桃花的喜爱,不止于欣赏,还在于将其化作餐桌上的美味。桃花糕便是其中的代表,制作桃花糕,需选取春日里最鲜嫩的桃花瓣,用清水轻轻洗净,去除杂质,随后将其与糯米粉、白糖等食材巧妙融合。《山家清供》记载了诸多以花入馔的美食,其中便有桃花相关的饮食。在蒸制过程中,桃花的清香缓缓融入糕点,待揭开蒸笼,那股淡雅的花香瞬间弥漫开来,桃花糕色泽粉嫩,宛如春日里的一抹云霞,入口软糯香甜,还带着丝丝桃花的芬芳,仿佛将整个春天都吃进了嘴里。
  除了桃花糕,桃花酒也是古人春日里的心头好。采摘新鲜的桃花,放入干净的酒坛,再倒入香醇的米酒,密封好后,静候时光的酿造。崔护有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与春日的关联,在诗词中屡见不鲜。随着时间的推移,桃花的颜色渐渐融入酒中,原本清澈的米酒变得粉红诱人,打开酒坛,桃花的香气与酒香相互交融,浅酌一口,舌尖先是触碰到酒的醇厚,而后桃花的清甜在口腔中散开,让人沉醉在这春日微醺的氛围里。
  春日的槐花,也是古人的美食原料。当一串串洁白的槐花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古人会轻轻摘下槐花,洗净后制作成槐花麦饭。将槐花与面粉充分混合,让每一朵花都均匀地裹上面粉,放入蒸笼蒸熟。出锅后,拌上蒜泥、香油、香醋等调料,那独特的口感,既有槐花的清甜,又有面粉的质朴,清爽可口,是春日里一道别具风味的主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槐花麦饭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是春日里的一份珍贵记忆。唐代的《四时纂要》中,就有关于槐花食用的记录,足见其历史悠久。
  古人还热衷于用春日的玫瑰制作美食,玫瑰饼便是其中的经典。选取半开的玫瑰花瓣,去除花蕊,只留下最娇艳的花瓣部分,用糖渍的方法将其制成玫瑰酱。制作玫瑰饼时,将玫瑰酱包入酥脆的面皮中,放入烤箱烤制。随着温度的升高,玫瑰的香气愈发浓郁,玫瑰饼烤至外皮金黄酥脆,咬上一口,先是感受到外皮的酥脆,接着是玫瑰酱的香甜与醇厚,那股浓郁的玫瑰花香在口中久久不散,让人回味无穷。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了玫瑰的药用及食用价值,玫瑰入食由来已久。“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玫瑰的艳丽,也为其制成的美食增添了浪漫色彩。
  春日的鲜花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古人在制作这些美食时,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其中。每一道鲜花美食,都承载着古人对春日的赞美与感恩。在诗词中,我们也能找到这些鲜花美食的踪迹,如“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虽未直接提及鲜花,但那份对美食的热爱与春日鲜花美食的韵味相通。
  时至今日,古人春日的鲜花美食仍魅力不减。传统糕点店传承着制作桃花糕、玫瑰饼的手艺,还融入新元素创新口味。创意餐厅推出的鲜花沙拉,为春日餐桌添彩。这个春天,不妨亲手制作鲜花美食,感受古人的春日浪漫,让传统美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重焕生机。

□王玉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9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7期

  • 第2025-04-03期

  • 第2025-04-02期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31期

  • 第2025-03-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