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娇艳妩媚,它与牡丹、梅花、兰花,并称“春花四绝”,其中海棠为四绝之首,被誉为国艳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他的诗词以豪放见长,而这首《海棠》,却写得如此温婉柔美,他笔下的海棠似一个娇羞的女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春色融融的夜晚,风儿轻抚着新生的花朵,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夜色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后两句写人,诗人担心天色太晚,花儿会悄悄地睡去,特意点亮蜡烛,照亮海棠的姿容。一个“恐”字,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
同是宋朝的晏殊,他的那首《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海棠花的娇媚:“海棠珠缀 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天刚露白,走近窗口,窗外盛开的海棠花如重重珠缀,娇艳可爱的花朵,好似美人脸上晕染的胭脂红。红花嫩叶,相映成趣,年年岁岁,沐浴在这春风里,一起生长。诗人晏殊的这首《诉衷情》,将海棠的花与叶视为一个整体,寓意着生命的相互依存,花开叶生,花谢叶落,在阳光下,春风里,它们共生共长,共享大自然的恩赐,生命不息,循环不止。
而李清照的雨后海棠,却是“绿肥红瘦”,更加旺盛。“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那时尚在闺阁之中的李清照,从宿醉中醒来,那是一个暮春的早上,一夜风雨过后,她还没忘记园中的海棠花,便问卷窗帘的丫鬟,那棵海棠树还好吗?丫鬟说还好,和从前一样,李清照说,知道吗?知道吗?经过一场夜雨,现在应该是绿叶茂盛,花儿凋谢。这首《如梦令》表现词人对春天的热爱,被后人给予很高的评价。
走进大明王朝,诗词歌赋虽不及唐宋繁华,诗人们却也是多才多艺,唐寅便是其中之一。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海棠美人图》既是诗,又是画。
那年,被誉为“风流才子”的唐伯虎根据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发挥丰富的想像,创作了一幅《海棠美人图》并且题诗一首:“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暮春时节,海棠花热烈开放,美得醉人,可爱的蝴蝶和蜜蜂在花前不停地飞舞,然而,春天会离去,花儿也会凋零,以后的满腹心事又能对谁诉说呢?这首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一片春心付海棠——读来让人意味深长,思忖良久。
古往今来,咏叹海棠的诗词俯拾皆是:“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过墙一阵海棠风,隔帘几处梨花雪”“柳色初新燕子回,猩红干点海棠开”……
阅尽春光无限,唯有“海棠春睡”让人心动!
□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