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子夜

二胎家庭的“必修课”

  我家两个女儿相差两岁半,妹妹的出生令姐姐开心不已,走到哪儿都要告诉别人“我有妹妹啦”“这是我的妹妹”。原本以为这种欢欢喜喜的氛围会持续下去,没想到,在妹妹开始行动自如、有自我意识后,一切发生了改变。
  最先出现的问题是妹妹扑到我怀里说:“妈妈抱!”一旁的姐姐也赶紧跑过来让我也抱抱她。有时,两个人还会抢东西,即便是姐姐本不喜欢的东西,她也会去跟妹妹抢……类似的情况屡次发生,一度弄得我焦头烂额。
  在翻阅了育儿书籍后,我意识到,这是姐姐缺乏安全感造成的。表面上她是在和妹妹争抢东西,实际上抢的是关注、是妈妈的爱。
  经过思考,我决定实施“两步走”策略。
  首先,我每天尽量抽出半小时单独陪伴大宝,并把这个时间称为“母爱充电”。要么是抱着她嬉戏,要么给她念绘本,或者一起画画、搭积木……陪伴完后,我开玩笑地说:“充好电了吗?”大宝会笑呵呵地说“充好了。”
  接下来,我认为四岁的大宝是一个能听懂道理的孩子,便打算采用跟她谈心的方式。又到了睡前聊天的时间,我搂着大宝问她:“宝宝,你是不是觉得我老是抱妹妹,担心妈妈不爱你了?”大宝钻进我的怀里,点了点头。果然如此。我抱着大宝,轻声柔语地对她说:“宝宝,妹妹也是妈妈的孩子,也需要妈妈的照顾。妈妈照顾妹妹、抱妹妹,但对你的爱一分都没有少,还是满满的。你明白吗?”大宝听后想了想,小声“嗯”了一下。我摸着大宝的头,又把这些话重复了一遍。这回,大宝彻底听明白了,她紧紧依偎着我,开心地说:“妈妈,我知道啦!”
  通过“母爱充电”和“谈话开导”,使大宝既能充分感受到妈妈的爱,又不再担心妈妈对她的爱会减少,于是,不再故意跟妹妹抢东西,我抱妹妹她也不会介意了。
  “争夺母爱”的问题刚解决,没过多久,又出现了新状况。
  有一阵,我们发现大宝很喜欢“比赛”。跟妹妹比谁站得高,和小朋友跑步一定要跑第一,连和爸爸投篮都非要是她赢……我和先生分析之后,认为原因是在我。我平时喜欢让两个孩子比:谁吃饭吃得好,谁先穿好鞋子,谁先把玩具收好……这样做虽然提高了带孩子的效率,但在无形中创造了一个具有“比赛”氛围的家庭环境,从而影响到了大宝的行为。自此之后,我们在家中避免使用“比赛”的方式,而是告诉孩子们:“不比赛也很好!”
  除了“不比赛”,我们还决定做到“不比较”。两个孩子各有优长,家中大人教育哪个孩子时只需就事论事,不需要拿另一个来做比较。同时,我们还会尽量多让姐姐带妹妹玩,这样既能培养大宝的责任心,又能促进姐妹俩的感情。
  怎样平衡对两个孩子的爱,如何让她们融洽相处、相亲相爱,想必是每个二胎家庭的“必修课”。
  当然,除了以上问题,还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课题”在前方等待着我们。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在育儿的道路上不断“打怪升级”。这条路上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爱的智慧不可或缺。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与性格特点,方法得当地引导孩子,使他们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是我们每个家庭都需要持续学习的“必修课”。

□周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16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4期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9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7期

  • 第2025-04-03期

  • 第2025-04-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