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谷雨,位于二十四节气表的第六个节气,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历代诗人更是对谷雨季节有着深厚的情感,会见故友,吟诗品茗。又是一年谷雨时,让我们带着一份美好,一起来感受下不同诗人对谷雨的各种情愫。
元稹的谷雨最深沉。“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谷雨时节,绿肥红瘦。诗人的寥寥数语,呈现出一幅最美晚春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他在写此诗时,仿若雨后晴朗的清晨,独倚西窗,将远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微微泛着红的朝阳,更换了新衣的草木,叫嚣不停的鸟儿,满是浮萍的湖水,尽情享受桑叶的幼蚕,随风舞动的麦田,让人看了心生希望。就连在掸拭羽毛的布谷鸟,作者通过它的叫声像是猜透了心事一般,让人无限遐想。整篇词作,一景一物,我们都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谷雨饱满而深沉的爱恋。
郑板桥的谷雨最心静。“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七言诗》)板桥先生一生最爱竹,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温和的天气,朋友来访,泡茶接待,他很高兴地为朋友画竹,在他的心中,在画竹子的过程中,他能够做到心静如水,不浮不躁,也培养了他正直孤傲的性格,对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向上,不为利益所驱动的品格。
齐己的谷雨最寄情。“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谢中上人寄茶》)谷雨是采茶喝茶最好的时节,在江南,“谷雨茶”寄托了人们向往健康平安民俗茶。齐己的诗中,虽然没有一个感谢的词,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朋友的感谢,重视以及想念。谷雨前,老友亲自采摘茶叶,而且还必须挑选最嫩的叶子,嫩叶比较难采,他一直采摘到傍晚。诗人感激涕零,使用最好的花瓣泉水邀请街坊邻居一起品茗。老友虽然和诗人距离远,特意邮寄过来,一个“寄”字,说明俩人交情深厚。“无来又隔年”,诗人不禁感慨,这次寄茶后又要再等一年了,抒发了他对老友的想念以及惦念,得此友人,人生足矣。
陆希声的谷雨最养生。“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谷雨时节阴雨连绵,山坡上的茶叶如雨后春笋般长出嫩芽,这个时节的茶叶有解渴祛病的效果,所以一定要珍惜新采摘的茶叶并煎煮来喝。短短四句,说明了诗人是个喜欢养生,特别热爱生活的人,品茗作诗也是人生中的一件优雅的趣事。
“雨润百谷,万物生长。”农民播撒的不仅是作物,更是对丰收的希望。谷雨时节虽微寒多雨,但是经过短暂的春雨洗礼后,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现象,也带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朱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