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子夜

夏天的气场

  夏天的气场,端的是威仪赫赫。
  夏天是四个季节里最懂得挥霍、享受的,它是天生的贵族,锦衣秀服,繁复叠加,让人想到大观园的堂皇富丽。
  初入夏时,它还敛着,不太敢炫耀,只是先叫春风渐渐褪去温柔,再叫阳光一天比一天热烈。待到人们脱下春装,换上短袖,才发现夏天早已悄然而至。这种不声不响的登场,恰似一位谦和的君子,不必锣鼓喧天,自有让人心悦诚服的从容风度。
  盛夏时节,它更是大方到豪爽,因不在乎而对一切都包容、坦荡。烈日当空,却不吝啬给每一片叶子以阳光;热浪滚滚,却不忘在傍晚送来习习凉风。最难得的是,它容得下蝉鸣的聒噪,也容得下荷花的静美;容得下暴雨的狂放,也容得下萤火的幽微。这般海纳百川的胸襟,非大度者不能为也。
  夏天的气场,在田野间表现得尤为明显。你看那金黄的麦浪,在烈日下依然挺直腰杆;麦浪退去,青绿的玉米秧子又漫天漫地地延展无边,把夏天的气场承接了过去。还有藤长蔓挽的各类瓜,一个个都如远征军一般,不但前后左右攀爬不休,还要向上攫取空间构建起清莹绿韵的空中阁楼。它们在诉说着夏天的慷慨——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水就生长,从不挑三拣四,更不怨天尤人。这种努力向上、随遇而安的豁达,正是夏天“大度能容,涵养万物”的气场。
  农人们最懂得夏天的这份气场。他们顶着烈日劳作,汗水浸透衣衫,却从不抱怨天气炎热。“夏天不热,五谷不结”,这句朴实的农谚里,包含着对夏天最深刻的理解。他们知道,夏天的严酷背后,是对丰收的承诺;酷暑的考验之下,是对生命的锤炼。他们以同样的气度回报夏天——用勤劳接纳炎热,用汗水浇灌希望。
  夏天的雨,绝佳体现出夏天独特而宏大的气场。它要么不下,要下就下个痛快。不像春雨那般缠绵,也不似秋雨那样凄清,夏天的雨来得迅猛,去得干脆。乌云压城时,它不故作姿态;倾盆而下时,它不拖泥带水;雨过天晴时,它不留恋徘徊。这种干脆利落的性格,正是大气的表现。
  就连夏天的夜晚,自有迷人风度。白日里的燥热渐渐散去,星空显得格外高远。萤火虫提着灯笼巡游,蟋蟀在草丛中弹琴,晚风轻轻翻动树叶,所有这些,都在演绎着夏夜的宁静与深邃。它不炫耀,却自有一番韵味;不张扬,却让人回味无穷。
  夏天对待生命的态度,尤其显出它公正而深广博大的气场。它不偏爱任何物种,给蝼蚁以同样的阳光,给草木以同等的雨露。在这个季节里,万物都得到充分生长的机会,都在尽情绽放生命的活力。荷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野草也能在墙角茁壮成长。夏天从不用单一的标准衡量生命,这种平等与包容,正是最高贵的气度。
  我们常说要学冬的坚韧,春的活力,秋的沉稳,却往往忽略了夏的气场。其实,人生的盛年,正该如夏天这般——既有热情似火的干劲,又有包容万物的胸襟;既能经受酷暑的考验,又能保持内心的清凉;既敢于直面骄阳,又懂得欣赏夜色。这种平衡与从容,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看那夏日的天空,时而万里无云,时而乌云密布,却从不失去它的高远;看那夏日的树木,经历风吹雨打,却愈发枝繁叶茂。它们都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风度——不是没有风雨,而是在风雨中依然挺拔;不是永远晴空万里,而是经历变幻仍保持本色。
  城市里的夏天,被空调和冷饮包裹着,人们越来越难以体会夏天的真实气度。我们躲在恒温的房间里,错过了感受酷暑与清凉交替的机会;我们抱怨天气太热,却忘记了正是这份热力在催生万物。也许,我们该重新学会欣赏夏天的气度——像农人那样坦然接受炎热,像草木那样尽情吸收阳光,像大地那样默默承载一切。
  夏天的气场,最终体现在它的离去上。当第一片黄叶飘落,夏天并不恋栈,它从容地让位于秋天,如同一位完成使命的将军,功成身退。这种适时的放手,这种不留遗憾的告别,或许才是最大的风度。
  夏天的气场,热烈而有分寸;强大却懂得包容。在四季中来说,它的时间容量也许不是最大的那个,却在于它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万物都活出了最饱满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大气场。

□廉彩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01期

  • 第2025-06-30期

  • 第2025-06-27期

  • 第2025-06-26期

  • 第2025-06-25期

  • 第2025-06-24期

  • 第2025-06-23期

  • 第2025-06-20期

  • 第2025-06-19期

  • 第2025-06-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