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外卖大战”轮番上演,这场早在几个月前就已埋下火种的史诗级大战,因时间的推移而愈演愈烈,本月以来,各大巨头间的补贴战略不断升级。直到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理性参与竞争。如今,尽管这场大战低调了一些,但似乎并未因监管的约谈而画上句号,7月22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登录各大外卖平台发现,大额的红包和“神券”依然存在,尤其是针对新用户的补贴,力度依然较大。而在近几日的资本市场上,尤其是港股市场终于迎来了“反内卷”的利好。
“外卖三国杀”胜负难分
7月以来,如火如荼的外卖大战日趋白热化,追根溯源,大战起源主要来自京东入局,伴随着淘宝中途杀入,再到美团激烈反击进入高峰。早在今年2月,京东外卖正式上线,采取一系列包括“0佣金”等政策措施吸引商家入驻,推出“百亿补贴”计划,首月便面向全体用户发放最高20元补贴。自此,外卖市场从过去的“蓝黄”大战,正式演变成近期的“蓝黄红”三巨头乱斗。
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将在未来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补贴方式包括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旨在刺激消费,带动市场总量增长。随后,美团外卖迅速应战,并在7月的第一个周末掀起大战高潮。当时,美团、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等外卖平台加大补贴力度,祭出“满25减21”“满16减16”,甚至“0元购”等重磅补贴。
大额补贴之下,各平台外卖订单数量也不断刷新纪录。7月5日,美团公布信息显示,截至当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经突破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7月7日,淘宝闪购、饿了么也联合宣布,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2亿;次日,京东外卖也加入“战场”,宣布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扶持品质商家销量破百万。
此次外卖大战中,现制茶饮因消费高频、低客单价、出餐简单稳定等特点,成为承接这次“外卖大战”的最大目标。使用优惠券后,多数奶茶、咖啡等饮品的价格都随之降至10元以内。而本就主打性价比的蜜雪冰城,优惠后的价格更低,1元以内就可以买到草莓摇摇奶昔、雪王大圣代等饮品。
7月12日,也就是7月的第二个周末,“外卖大战”再度上演,美团率先发起冲锋,上线“0元购”红包,外卖大战持续升级,即时零售的大门被“蛮力”敲开,消费者表示,“再不决出老大老二,都要喝出糖尿病了。”
大战搅动资本市场
这场“外卖大战”的上演,同样搅动了敏感的资本市场。
在补贴激战期间,阿里、京东、美团这三大巨头股价持续下跌。这也是为何最近半个月恒生科技指数被市场戏称为“恒生外卖指数”。尤其是阿里巴巴,作为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权重股,其股价下跌对恒生科技指数拖累明显。
与此同时,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割裂态势——当“三巨头”股价一度齐跌,茶饮相关的概念股却一度飘红。就在7月的第一个周末之后,7月7日,港股上茶饮概念股板块开盘就集体飙涨,领头的茶百道一举突破10%涨幅,并在随后一度大涨15%,古茗、奈雪的茶、沪上阿姨也纷纷超过了5%涨幅,蜜雪集团或许是受龙头地位和估值高企等因素影响,涨幅稍显落后,却也接近5%。7月8日港股早盘,茶饮概念股延续强势上涨的走势,茶百道开盘涨超17%,奈雪的茶涨超8%,古茗涨超5%,沪上阿姨、蜜雪集团等个股也继续跟涨,当日,大多数茶饮概念股走出了近期的高点。
事实上,对于本轮的“外卖大战”,多位资本市场研究人士整体并不看好。
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的阶段高点以来,美团、京东港股股价均累计下跌逾30%,进入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最差成分股的行列,公司市值蒸发千亿美元。分析认为,京东进军外卖业务的“烧钱”模式加剧了市场对科技巨头长期盈利能力的担忧。
在中金公司相关分析人士看来,今年二季度以来,京东、阿里、美团竞相宣布加码外卖、闪购补贴,虽然各平台单量实现快速增长,但二季度利润端受补贴投入影响承压明显这场“大战”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市场年初预期,并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中金公司人士分析,各方年度投入总和在千亿元水平,争夺所谓的即时零售市场,但空间只是一个可能的期待值,若未来即时零售潜在市场规模低于预期,则各方的投入在事后看可能都过于激进,目前市场普遍无法很好地判断近期的竞争态势,但又对远期竞争的结果预期存在过于一致的风险。
“反内卷”行情出现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在多家巨头激战数日后,直到7月19日(星期六),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发现,各大平台的补贴力度有所下降,但大额补贴仍然存在,“0元购”也并非就此完全消失。这场“外卖大战”似乎有从短期爆发转向周期性常态化竞争的趋势。
而在资本市场上,茶饮概念股股价早已集体回落,“三巨头”的股价则有所回升。
7月21日,在科技股上涨带动下,中午收盘恒生指数涨0.28%,盘中一度突破25000点,成交1514亿港元。业内人士认为,科技股迎来“反内卷”的利好,内地经济复苏超预期,都带动市场向上,预期下半年港股有望继续突破。
业内人士分析,恒生指数有所突破,股份方面主要是由于科技股回升,外卖的价格战暂时停止,尤其是因为监管出手,让这些行业不能太“卷”,相信对他们的业绩或者业务都有一个正面的影响。“外卖大战”的平息,可能意味着恒生科技指数趋于企稳,并随时可能迎来一波行情。因此,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者可关注相关指数基金或重仓这三家企业的基金,从估值角度看,恒生科技指数目前仍处于极具吸引力的位置。其当前市盈率(PE)仅为23.04倍,估值低于历史上91.27%的时间点,这意味着比过去91.27%的时间都更便宜,正处于较好的配置窗口期。
与此同时,“反内卷”的风也早已吹到了A股市场。早在7月1日,中央财经委召开第六次会议,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A股市场“反内卷”行情便已启动。而7月18日,市场监管对于三家平台企业的约谈,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反内卷”的进一步深化,在中信建投相关人士看来,随着外卖平台“内卷”缓解,相关企业的盈利预期将得到改善。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