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子夜

道德济世:晚明泽州东林士人研究的新视野

  “大泽之州,有凤来栖”。泽州东林士人作为晚明政坛上一支独特的政治力量,他们为学议政,以大无畏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政治斗争与社会变革的风潮中;他们心系桑梓,以一片赤子之心建设家乡;他们以道德济世,用一生贯彻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泽州东林士人所展现出的一身正气,不仅是山西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对该群体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乔新华教授在《道德济世:晚明泽州东林士人的家国情怀》一书中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晚明泽州东林士人是如何以道德为准则,规范自身行为,并通过道德的力量来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经世济民的理想,为地域性东林士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野。
  乔新华教授以精妙的架构铺展晚明泽州东林士人的精神长卷,全书以上中下三部分徐徐展开,如一幅层次分明的历史画卷。上卷主要论述泽州东林士人在为官期间的政治抱负,为读者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他们作为“士”而志于道的思想追求;中卷则将目光转向乡土深处,描写东林士人告别仕途后回归桑梓的生命轨迹。从敦睦宗族到修寨营堡再到以诗会友,他们用自身行动影响着故乡的发展并同其他泽州士绅群体一起谱写出泽州的灿烂篇章;下卷则深入泽州的烟火人间,作者细腻捕捉那些被正史忽略的生活肌理,揭示耕读仕商的文脉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萌芽兴盛。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学术界聚讼纷纭的“东林党是否为‘党’”这一命题,并未简单给出是非判断,而是将其置于泽州士人的具体实践中辨析:以充实丰富的史料为论据,旁征博引,还原历史事实。得出东林其实并无所谓“党”,“党”是它的政敌强加的,因此东林党这一名词只是在政治斗争的历史环境中生成的概念。乔新华教授在书中认同了前人所说的“东林诸君子并没有一个有形的组织,他们只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志同道合,群而不党’”的这种说法。除此之外,在这一基础上,乔新华教授联系具体的史实和时代背景,进一步阐述了“东林”是一个内涵相对稳定而外延十分复杂的特定概念,也可以说是明代万历以降集学术思想、书院讲学、政治行为等多重复杂现象为一身的代名词。让读者对于东林党这一名词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知。
  晚明泽州东林士人展露的高尚品德,为当今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滋养。首先,书中描绘的东林士人,秉持着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崇高操守,他们的事迹仿若一部生动的教材,为当下反腐倡廉的廉政建设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力量。其次,泽州东林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坚守正义的道德准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这份宝贵精神财富将持续激发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助力我们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

□李媛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4期

  • 第2025-08-01期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30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8期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3期

  • 第2025-07-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