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直通车

长治潞州区有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在长治市潞州区政务服务中心有一个特殊的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这个窗口不办理常规业务,却成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办事“疑难杂症”的“专属通道”。自设立以来,它专注为“卡壳”的办事流程疏通堵点,成为群众心中的“解难站”。
  企业办事最怕遇到系统“认死理”。今年,潞州区某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办理减资业务时就遇到了烦心事:系统自动调取的2024年历史公告数据,致使该企业2025年新的减资申请无法提交。正当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工作人员启动应急机制,协同民生准入一股科直接对接省局技术部门,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
  为确保群众诉求高效解决,潞州区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建立了“简单问题即受即办、一般问题一日答复、复杂问题三日反馈”的快速响应机制,让群众办事“不过夜”。同时,通过全员帮办代办服务,手把手指导群众填写材料、操作流程,让“不会办”变成“轻松办”。
  跨部门协作不畅、政策执行不一致等问题,常常让群众办事“跑断腿”。潞州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全力打通办事“堵点”。某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在潞城区注册营业执照时,因刻章公司选择错误导致无法刻章。企业负责人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求助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刻章公司,退回错误选项,并协调潞城区政务大厅刻章单位加急办理,当天就帮企业拿到了公章。
  网络系统故障、数据不同步等问题,也常使群众办事陷入僵局。郭女士在区政务大厅电脑上注册分公司时,因未退出上一用户系统,导致核名冲突无法继续办理。窗口工作人员一边调取监控寻找前一位办事人,一边与省技术部门沟通,最终帮助郭女士顺利完成注册。
  潞州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自设立以来,不仅以“一事一策”的精准服务解决了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更通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切实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升级,真正实现了以小窗口撬动大服务。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王琳伟 宋佳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 第2025-08-11期

  • 第2025-08-08期

  • 第2025-08-07期

  • 第2025-08-06期

  • 第2025-08-05期

  • 第2025-08-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