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小乐(化名)早上起床后不仅咽部干痛,还总感觉咽喉有东西堵着,咳又咳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他以为是喝水少上火了。但拼命补水几天后,咽痛感依然没有消失。“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慢性咽炎,进入秋天得这种病的人多了,以前有过病史的也特别容易复发。”小乐说。为啥这个季节慢性咽炎的患者多了呢?仅仅是因为天气干燥吗?针对这些问题,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进行了采访。
秋燥成为慢性咽炎的“催化剂”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王雪莉医生介绍,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以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为主要表现。但秋季之所以成为慢性咽炎的高发期,中西医理论给出了不同角度的解释:中医认为,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与肺脏相应。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秋季燥邪当令,最易伤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导致肺阴不足,咽喉失去津液的濡养,从而出现咽干、咽痒、咳嗽等症状。此外,秋天气温变化大,若不注意保暖,风寒之邪侵袭肺卫,也会引发或加重咽炎。
但在西医看来,秋季慢性咽炎多发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天气和环境因素。入秋后,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人们吸入的空气比较干燥,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同时空气中粉尘烟雾增多,刺激鼻腔咽喉部,从而引发慢性咽炎;再者秋天早晚温差大,容易诱发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如果治疗不当也易造成慢性咽炎的发生。其次就是饮食,很多人爱吃辛辣刺激、油炸类的食物,比如麻辣火锅、重盐重辣的烧烤、炸鸡等,还有吸烟、喝酒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本身就会对咽部的黏膜造成一定的伤害,慢慢地就容易引起慢性咽炎,秋天稍不注意,可能引发的问题就越多。对于一到秋天就喷嚏不停的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来说,鼻涕会从鼻咽的位置倒流至口咽部,反复刺激咽部,长此以往就会引起慢性咽炎。另外,鼻炎发作时会导致鼻塞,出现张口呼吸的情况,此时冷空气没有经过鼻腔过滤,直接刺激咽喉部,也是引起慢性咽炎的原因之一。同时,长期熬夜会降低免疫力,造成口咽部黏膜免疫力下降,所以熬夜也可以说是引发慢性咽炎的“凶手”之一。而一些患者的个体因素也可能诱发慢性咽炎。例如:有的人患有食道和胃的疾病,经常出现反酸,反流的酸性物质会反复刺激咽喉部黏膜,从而引发咽喉炎。另外,情绪压抑、紧张和焦虑等也可能导致慢性咽炎的反复发作。
嗓子干痒,咳个不停是咽炎吗?
那是不是嗓子干痒、咳个不停,就是得了慢性咽炎呢?“并非如此。”王雪莉解释,在出现咽喉不舒服的时候,建议大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耳鼻喉科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是自行判断、用药。“近年来,慢性咽炎患者逐年增多,临床上对于慢性咽炎的诊治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临床有很多疾病的表现和慢性咽炎很相似,不能掉以轻心,自己诊断,自己用药。”
一般来说慢性咽炎的患者咽部的表现包括:异物感、干咳、痰不易咳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疼痛感等。在医院,医生除了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慢性炎症”之外,可能还需要配合喉镜检查。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慢性咽炎看似“小病”,但也是会给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急性发作期间咽痛可能较为剧烈,由于咽后壁常有较黏稠分泌物刺激,部分病人出现晨起刺激性咳嗽,早上起床及刷牙时特别明显,伴恶心。如果咽痛剧烈,影响吞咽,慢性咽炎还会造成体内营养、代谢失调。如果慢性咽炎治疗不及时,感染向上蔓延波及耳鼻,慢性咽炎可导致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向下发展可侵犯喉、气管,慢性咽炎引起急性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若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慢性咽炎可引起急性肾炎、脓毒血症、风湿病等,而且由于它病因复杂、病程绵长、症状顽固、治愈困难、反复发作,所以,大家对慢性咽炎应该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别觉得是小病就不管了。”王雪莉说。
此外,教师、医生、播音员、窗口服务人员等这类人群,由于工作需要,平时用嗓较多,所以导致咽喉长期处于疲劳充血状态,在秋季特定环境刺激下,易出现咽喉干痛不适,声音嘶哑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医,查明病因,如为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为胃食管反流引起,需使用抑酸药物;如为过敏性咽炎,则需进行抗过敏治疗。
秋季防治有策略
得了慢性咽炎,除了用药治疗,日常的护理也很重要。王雪莉给出了一些建议:
在生活习惯上,要保持充足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轻咽炎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或寒冷的天气中过度运动。同时,慢性咽炎患者应尽量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加重咽炎症状。
饮食调理方面,首先要多喝水,秋季气候干燥,多喝水可以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缓解咽部不适,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水。同时多吃蔬果,秋季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水果和蔬菜,如:梨、苹果、橙子、黄瓜、西红柿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咽炎症状。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煎炸、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加重咽炎症状。
环境改善方面,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也可以在室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绿萝等,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能净化空气。而因为秋季是过敏高发季节,慢性咽炎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花粉、灰尘、动物毛发等过敏原,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加重咽炎症状。
对于咽喉部的护理,建议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喊叫,以免过度用嗓。说话时要注意语速适中,语调平稳,用腹部呼吸发声,减轻喉部负担。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时漱口,早晚刷牙,可以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预防咽炎发作。“或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作用的中药,如胖大海、金银花、麦冬等,有助于缓解咽炎症状。”王雪莉说。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张梦莹
延伸 半夜口干舌燥可能不是缺水
很多人把口干舌燥当成“上火”,随便喝点凉茶应付,却不知这背后可能藏着身体脏腑的失衡。“从中医角度看,口干舌燥并非孤立的症状,而是体内津液代谢失常、气机不畅的信号,若长期忽视,可能埋下健康隐患。”山西省中医院康复科徐斌提醒。
晚上睡觉时口干是许多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有5种情况一定要警惕!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就会导致新陈代谢水平提高,久而久之就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同时也会导致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也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的可能性。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饮、多尿、口干等症状,这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对于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
肾脏疾病肾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身体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排泄代谢产物。而当肾脏发生病理变化后,就容易导致肾小球滤过异常,从而就会导致身体缺水的现象发生。白天可以通过喝水来缓解口渴,但晚上睡觉时,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就可能会导致半夜突然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此外,如果还伴有面部水肿、肢体水肿、腰腹部疼痛等问题时,很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等症状,干燥综合征患者需进行系统的免疫调节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口腔和眼部的湿润。
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出现炎症和结石,如腮腺炎、下颌下腺炎症、口腔腺结石,以及感冒、发烧、流鼻涕等呼吸道疾病发生时,人体也会因唾液分泌不足、炎症、高热、失水等原因,造成缺水、脱水的现象发生。此外,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可能会引起呼吸道阻塞,患者张嘴呼吸,进而出现口干现象。
徐斌表示,若是频繁出现半夜口干,且伴有上述相关症状,就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原因,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