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赵霞)“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展现政法队伍“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的司法为民情怀,长治市屯留区法院以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让司法为民更有温度。
冯某与某保险公司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经一、二审审判程序,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冯某近七万元损失。二审判决维持后,保险公司已将赔偿金额打款到法院专户。冯某来到屯留区法院申请领款,书记员向其释明其作为申请人应当提供的相关材料。冯某表现焦虑并流露出为难情绪,表示她家离屯留比较远,来一趟法院不容易,如果相关手续不能一次性办完,下次她还得专门请假再跑一趟,并且表示不会填写申请单。书记员知悉冯某的困难后,立即查询案件信息为其补充了相关手续,并帮助冯某填写了领款申请单,让她签字捺印,带领她去执行局提交申请单,实现了“当天办、当场办”。后冯某成功领取到赔偿款。
一名当事人电话咨询法院,表示想起诉一起家事纠纷案件,但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立案庭立即启动对残障人士等存在不便人士的绿色通道,组织立案审核人员电话指导当事人完成诉状,并于4月8日专程到达当事人家中核实身份,指导签署相关法律文书,当场为当事人完成立案程序。
李某打电话到立案庭称自己乘坐同村村民的三轮车回家途中,被掉落在半空中的一截电线(管理者为长治市屯留区某供电单位)勒住脖子而导致全身多处受伤。事发后,李某多次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均被拒绝。李某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且受伤后行动非常不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屯留区法院干警多次和老人进行沟通,表示可以为其提供上门立案服务。4月14日,干警们带着提前准备的相关立案手续,到李某家中,仅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立案程序。事后老人一再表示感谢,称为其解决了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