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金秋,他怀揣着法官的梦,带着对庄严法庭的向往,走进陵川县法院刑事审判庭。从书记员做起,不懈攻克法律难关,沿着老一代刑庭人“一生是忠诚”的足迹,成为了一名矢志于审判岗位上的优秀法官。他就是陵川县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贾卫东。
27年的刑事审判工作,铸就了贾卫东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法治的熏陶和滋养,造就了他疾恶如仇、刚直不阿的品格。他曾获山西省“优秀人民法官”“晋城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责任为先的“大当家”
从妥处民转刑的矛盾化解,到关乎国家安全的惩治邪教犯罪,从维护“舌尖上的安全”,到重点打击特定领域的专项斗争,从审判网络犯罪案件,到守护人民财产安全,从正风肃纪、高压反腐到扫黑除恶、挖根打伞,都留下了他通宵达旦的身影。
工作中,贾卫东承担了陵川县法院的绝大部分刑事案件,年均办案超百件,绩效考核名列前茅。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他主审了陵川县全部黑恶案件6案9件53人,并克服疫情影响,及时宣判陵川县首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在把稳吃准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司法建议工作。靶向建议有质量,刚性约束重跟进,他的这一做法被晋城市中院推崇为可推广的“陵川样本”,在“六清”行动中率先实现了黑恶案件清零。
为力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他带领团队深悟理念,贯彻“三项规程”,实行庭审实质化,做到了辨法析理有评判、有回应,阳光司法、智慧审判有力度,让正义审判看得见、可检阅。从试行轻刑快办到实行认罪认罚从宽速裁,量刑精准,他勇于当庭宣判,当庭宣判率居全市前列。
心怀大义的“探路人”
与他共事的人都被他爱琢磨、不服输的劲头所折服。谈到金元古庙文物盗窃一案,贾卫东深有感触:“当我到现场查看那些被损坏的文物时非常痛心,不仅是因为祖先们留下的宝贝不复存在了,更是因为群众对文物的珍贵价值和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盗窃者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意识淡薄才走上邪路。”基于案件的特殊性,贾卫东在该案的法律适用上遇到很大困难,他和团队通过两个多月不断地学习研判和请示报告,悉心钻研裁判文书的书写,最终将案件圆满审结,并起到了很好的普法效果。该案由于辨析涉及刑罚跨档适用的疑难认定,及时宣判,受到广泛好评,打响了我省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的第一枪。
为凸显以案说法功能,唤醒生态保护意识,他携卷下乡、寓教于审,将非法狩猎案开庭到案发地,该案也被省高院列为今年环资审判热点案例。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他大胆探索,利用检察院远程视频系统提讯共107人次,提速增效控风险,保证了刑事审判工作的良性运转。为加强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在醉驾入刑十周年之际,他将责任前置,与驾校、检察院沟通,将4起醉驾案件的庭审现场搬到驾校,公开审理,现场直播,利用现场旁听学员的辐射效应将法治宣传带到更大的社会面,也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危险驾驶所导致的法律后果,被誉为“驾校新增科目五”。
是“铁面法官”也是“柔情硬汉”
“在法庭之上,对待犯罪分子我始终态度坚决,坚持政治站位,维护法律的威严,向社会弘扬正能量。”贾卫东坚定地说道。至今他已对数百起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进行过法庭教育。
在铮铮铁骨背后他也有柔情的一面。几年前,贾卫东审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告人刑满释放后偶然间与贾卫东相遇,当时被告人酒后情绪激动,大声叫嚣扬言要报复他。贾卫东后来回想起被告人的身份,便与其所在辖区的派出所民警联系,次日民警将其带到法院。被告人酒醒之后来到法院神情紧张,但贾卫东只是轻声宽慰、平和地与他谈心。“被告人虽然犯了罪,但受了那么长时间的牢狱之苦对我有怨气也是情理之中,当时他虽然酒醉对我言辞激烈,但并未动手伤害我,我愿意谅解他,希望他以后能摒除恶意邪念,好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工作之余,贾卫东喜欢在大自然中找寻宁静,户外徒步是他最大的爱好。“起初朋友约我去户外锻炼,我只把它当做一种探险,也随当地的救援队参加过几次救援活动。渐渐地我发现这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在大自然中畅快呼吸不仅能够释放压力,一段段路程还能让我坚定信念,更能收获友谊,在我征服山川的同时山川也给了我无尽的回馈,让我更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坚持初心、坚守热爱、坚定理想,是贾卫东对审判工作的执着,纵然困难重重,但他始终坚持一颗司法为民的赤诚之心。他曾路遇一名年轻人,说看过他的庭审直播,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严肃,向他表示赞许和尊敬。“能够被人认可,那一刻我很感动,感觉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心中备受鼓舞,我一定会在法治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贾卫东说。
本报记者曹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