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要闻

景区里的“网红点”

——平顺虹梯关派出所携手景区共建“游客失物招领处”工作小记

  “这不是我的手机吗?怎么会在这里?”从晋城来的游客不解地问。
  保安告诉他:“这是电瓶车司机刚送来的,您把手机遗失在车上了。”
  游客拿到失而复得的手机,看着墙上“游客失物招领处”几个大字,高兴地说:“你们景区服务真周到。”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国家4A级景区——山西平顺通天峡的一件事。
  原来,2018年的5月20日,第一届“通天峡杯”穿越南太行山西平顺国际山地马拉松在这里举行,来自中国、肯尼亚、德国等地的1500名选手参加竞赛。这天闻讯而来的游客特别多,赛事结束后,经保安、保洁员以及景区工作人员收集到的游客失物有100多件,其中多是遮阳伞、遮阳帽、水杯、衣服、钥匙等,也有手机、身份证、工作证、银行卡等贵重物品。当天,虽然被游客认领回一部分,但还有许多失物没有人认领。面对这么多的失物,时任虹梯关派出所所长的赵国良和景区负责人王军衡陷入了沉思。
  赵国良说:“要不咱们设立一个‘失物招领处’怎么样?”王军衡说:“对,这个办法好。游客丢失东西后,可以第一时间来这里认领。”
  就这样,“游客失物招领处”在派出所民警和景区保安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来了。为了规范管理,他们设立了失物登记簿、游客微信公众号等。其中微信公众号二维码不但印制在门票上,还在景区广泛张贴,只要游客用手机扫描就能入群,可以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人员互动,及时了解景区信息,也可为游客定制个性化服务。
  派出所民警轮流在通天峡警务室值班,公安机关经常对保安、保洁员进行安全防范培训。守护游客安全,真心为游客服务成为所有工作人员的共识。
  2020年夏季的一天,保安员徐亮在停车场巡查时,发现一辆河南牌照的轿车没有关闭车窗,驾驶室内放有背包、皮夹等物品。徐亮没有找到可以联系车主的电话号码,只好守在原地等待。几个小时后游客回来,当得知情况后,竖大拇指夸赞徐亮:“幸亏遇到你这样优秀的保安,车上的重要物品才得以保全。”游客当即给景区负责人打电话,建议宣传表彰保安员徐亮。
  无独有偶。去年国庆节假期,来旅游的游客不少。保安队长陈勇在景区捡到一张社保卡,持卡人是河南省安阳市的。通过安阳人社局联系到持卡人,问他是不是丢失了社保卡?对方说:“社保卡确实找不到了,但不知道丢到哪里了。”陈勇通过邮递的方式给对方寄去了社保卡,持卡人高兴地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通天峡景区“游客失物招领处”设立4年来,登记的失物共计514件,游客亲自认领159件,邮递给失主的65件;民警和保安共收到游客感谢信36封,锦旗8面。虹梯关派出所所长韩健勇说:“心中有大爱,青山自妩媚。”如今的“游客失物招领处”,已成为警民共建的样板工程,也是被游客经常点赞的一个“网红点”。

  本报记者杨瑾 通讯员申树凤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26期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4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20期

  • 第2022-10-19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7期

  • 第2022-10-14期

  • 第2022-10-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