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刚过,突如其来的降温让晋南迎来了一场飘洒的雨雪,湿冷的寒气中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前不久,记者随“新春走基层”十多家媒体参访团前往临猗县,了解该县乡镇卫生院赋能放权改革情况。
“大爷好,您高寿?您在这里住了多久啦?”“我88岁了,住在这里有一年多了。”临猗县嵋阳镇中心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老人家有四个儿女,有孙辈在国外工作,家里条件不错,因为子孙们都有自己的事业,老人便主动提出要住养老院,家人了解到嵋阳镇卫生院有不错的医养条件,就选择入住了这家卫生院。
记者打趣地问老人:“那您这么好的条件,应该去一个更好的养老院呀。”“我去年在城里住过,花费高,不习惯,不能随时回家看看。这里每月1100元,暖和干净,一日三餐又是家乡饭,还定时检查身体,可是放心呢。”大爷笑着说。卫生院的院里还放着他的三轮车,他隔三差五骑着回去看看儿女们。从东街到南街,大概也就不超过10分钟路程。“像张大爷这样上了80岁的老人,这里还有好几位。”
该院院长刘英介绍道,嵋阳镇中心卫生院共有职工65人,开放临床床位60张,养老床位40张,开设临床医疗科室18个,拥有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60余种,能满足嵋阳镇及周边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年接诊患者4万余人次,收住患者1500余人次,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基本达到均等化。
该卫生院在2019年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率先在全市开启了“医养结合”工作,新建了498㎡的养老综合楼和360㎡的康复中心,修建了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改造了10间病房,修建了小花园,安装了2部电梯等。2021年,被省卫健委老龄处确定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4年来累计收住老年人168人,70%为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签约服务246人,累计上门服务918人次。
2019年,该院被评为全国百佳卫生院;2022年,被省卫健委审验达到社区医院标准命名加挂“临猗县第三人民医院”牌子。
“这几年虽然我们取得的成绩不错,但是卫生院的自主权小,不能完全施展工作思路。去年以来,乡镇卫生院得到更快发展,是因为县里的放权改革有效促进工作动能,更加激发我们办院的激情和工作热情。”
自县卫健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兼医疗集团党委书记张朋林到任以来,通过赋能放权改革,在短短半年的时间,促使各乡镇卫生院工作充满活力。从2022年8月份开始,临猗县针对几年来制约乡镇卫生院的各种问题,实施了以“五权下放”为核心的赋能放权改革,在激活力、增动力、聚合力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起到了探路作用。过去,由于乡镇卫生院在卫健局和医疗集团“双头管理”以及集团对其束缚过死、过僵两种困境,特别是面对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人才的虹吸效应,乡镇卫生院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致使办院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下降,门诊住院人数持续下滑,面临着发展考验。
针对这一问题,临猗县新一届卫健局班子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率先聚焦“县强、乡活、村稳”医改中的“乡活”主题,实施了乡镇卫生院赋能放权五项改革,即“赋予定额资金支配权、赋予专业人员招聘权、赋予项目规划实施权、赋予服务功能拓展权、赋予品牌科室打造权”。
张朋林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盘活乡镇卫生院资源,让群众在自己家门口看好病。”自赋能放权改革半年多以来,各乡镇卫生院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就诊人数大幅度提升。从416291人次提升到495305人次,增长19%,其中门急诊从390288人次提升到485363人次,增长24%,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在镇域的就诊率。二是医院面貌重换新颜。8家卫生院投资300余万元实施了院舍的立面改造;20家卫生院投入近1000万元购置DR、彩超等必要设备;12家卫生院重新修缮启用手术室,彻底改变了过去破旧荒凉、病人稀少的景象。三是手术台数破冰起势。打破了乡镇卫生院连续5年不做手术的尴尬局面,“破零起势”,开展一二级手术达410台。四是杠杆撬动作用明显。由于乡镇卫生院全面起势,促动5家县级医院主动脱离“舒适区”,摆脱与乡镇卫生院抢病人的思维定式,在学科建设和核心技术突破上开始发力。其中,县医院与市中心医院实行了托管合作,开展了14项新技术,单独设置了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妇科、产科,将放射、CT、磁共振合并影像中心;县二院新院迁建完成;县中医院康复科积极创建省级重点学科;县眼科医院主动与县医院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优化,真正让“乡活”促动了“县强”。
本报记者王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