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要闻

让履职有力度更有温度

古交检察为46名务工人员讨薪147万余元

  本报讯(记者魏巍)近日,古交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成功化解一起欠薪纠纷,帮助46名工人拿回147万余元工资,维护了工人的合法权益,让劳动者劳有所得。
  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王某、高某利用河南某劳务有限公司资质,承建太原市西北二环高速古交项目。本是按部就班的工程,结果因王某、高某伪造虚假的工资表,将发包方本该付给工人的工资套取出来用作他处。临近春节,辛苦工作一年的工人因拿不到应得的劳动报酬,心急如焚。了解到可以用微信“全国欠薪线索小程序”进行投诉讨薪,陆续有18名农民工向古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投诉,期待能够妥善解决欠薪问题。但是,经古交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督促,承建公司及王某、高某仍未履行工资给付义务,因此该案移交到古交公安局立案侦查。
  立案后,古交市检察院提前介入,了解到本案除涉及到向人社局投诉的18名工人外,还有另外28名工人因缺乏书证等证据“求薪无门”。在办案过程中,承办检察官通过当面询问、实地调查走访、向王某及高某核实等方式自行补充侦查,查明王某、高某实际拖欠46名工人工资共计1473552元。因涉及金额大、人数多,工人诉求强烈,如不能按期给付,不仅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无法得到维护,还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为有效化解矛盾,承办检察官多次与工程发包方及王某、高某面对面沟通交流,从情、理、法多角度耐心劝导、教育,督促二人尽快履行给付义务。通过多方协作,工人工资得以逐一核实,王某、高某二人不仅结清涉案18名工人工资,而且结清了另外28名工人工资,及时化解了工资拖欠矛盾,最终双方达成和解,46名工人对王某、高某的行为表示谅解。
  为进一步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古交市检察院组织召开了听证会。鉴于案发后王某、高某主动到案,审查起诉阶段积极筹措资金支付劳动报酬,结合二人自愿认罪并积极缴纳社会公益基金等情节,听证员一致同意古交市检察院对王某、高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非常感谢检察机关给我这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感谢检察官的释法说理和听证员们的宝贵意见,我真诚悔过,今后一定遵纪守法,提高法律意识,不再做违法犯罪的事。”王某、高某在最后陈述时向检察官表达了悔意。
  今后,古交市检察院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深化检察能动履职,为劳动者讨薪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以更有温度的检察履职为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4-11期

  • 第2023-04-10期

  • 第2023-04-07期

  • 第2023-04-05期

  • 第2023-04-04期

  • 第2023-04-03期

  • 第2023-03-31期

  • 第2023-03-30期

  • 第2023-03-29期

  • 第2023-03-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