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二维码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文水龙王山底传统煤炭企业山西金地赤峪煤矿,二维码也担当起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以“赤峪是咱家,有事您说话”为广告语的煤矿“一码通”,成为煤矿党委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力助推器。
近日,文水县信访局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去年以来,该矿立足企业实际,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通道,利用“二维码”技术设置赤峪民情“一码通”,打通职工信访诉求反映绿色通道,真正解决了一批潜在影响队伍稳定的隐患问题。
自开通民情“一码通”以来,共解决职工诉求112个,涉及衣食住行、劳保福利、权益维护、困难救助、意见建议等各方面,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矿区得到生动实践和创新发展。
联动协作 打通民情反映“新渠道”
以“赤峪是咱家,有事儿就说话”为内容的二维码蓝色图标被张贴在赤峪煤矿的公示栏、办公楼、职工宿舍、食堂及基层区队公示栏等显著位置,成了职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蓝朋友”。
赤峪煤矿创新诉求反映渠道,通过网络平台二维码技术制作生成赤峪民情“一码通”。职工通过手机扫码直接进入诉求反映平台,对诉求人信息、诉求事项等进行填写后提交,党群工作部专人在后台对职工诉求进行日常梳理,并设置民情“一码通”批办单,由矿党政领导结合职工诉求分类,对口下单派发至专业矿领导、部门办理解决,实现诉求的“一站式”闭合管理式的办实事机制。
分类处置
解开职工群众“烦心结”
“我在2号宿舍6楼住,楼顶喇叭播放时有点影响休息……”“综掘二区会议室空调不制冷,班前会职工酷热难耐,望及时得到解决……”近日,该矿综采二区职工李运芳和综掘二区技术员袁永健的两条诉求出现在了民情“一码通”后台上。
近年来,针对员工反映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煤矿党委督促相关部门优化工作流程,推出便民措施,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涉及职工休息、防暑降温等事关民生的“大事”上,该矿实行“特事特办、特事快办”,第一时间由党委书记批办,由党群工作部及后勤管理部对职工诉求进行办理。
针对宿舍楼顶喇叭影响休息的诉求,对矿区内广播音量进行了整体调低,及时将宿舍楼顶喇叭安设位置进行合理调整,既保证了矿区宣传工作效果,也降低了对职工正常休息的影响。在对职工反映的空调不制冷的诉求进行及时处理的基础上,立即对基层其他值班室进行覆盖式检查,发现问题一并维修处理。
以心交心
实现作风态度“新转变”
“基层一线职工上班挣钱不容易,每一毛每一块扣在哪了,我们想知道得明明白白的,如果都像你一样好好解释,我们是能理解的……”
综掘一区职工黄占超通过民情“一码通”反映了在扣税问题上的疑惑。经过矿领导批办,劳资部门解答,来自该矿党群工作部的诉求反馈电话主动打到黄占超手机上,通过耐心的解释,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肯定。
煤矿通风区职工段伟称赞道:“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扫码反映延长女职工澡堂开设时间的诉求,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种方式真的太接地气了,把实事办到了职工心坎上。”
“民生无小事,我们认真对待职工提出的每一条诉求,做到能解决的马上办,当下解决不了的督促办,解决不了的及时解释说明,争取职工的理解。事事往快里办、往实里办、往深里办,最大限度提升职工的满意度。”该矿党委书记张毅说。
本报记者韩林芳 通讯员段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