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着力解决群众“怨、恨、恼、怒、烦”问题

永济市委政法委荣获“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

  本报讯(记者关振瑛)近日,中央政法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和“新时代政法楷模个人”的决定》,表彰33个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10名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个人”。我省永济市委政法委员会荣列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名单。
  近年来,永济市委政法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心理服务为切口,以保障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着力解决群众“怨、恨、恼、怒、烦”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永济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永济市委政法委构建了“把好四个关口、搭建四个平台、建强三支队伍、创新三项机制”的“4433”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永济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新路径。
  把好四个关口。根据不同社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永济市严把“预防为主、精准服务、特殊关爱、回归社会”四个关口,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心理服务格局,筑牢社会稳定的心理防线。
  搭建四大平台。永济市通过搭建1个市级、227个镇(村)级、10个行业主管部门和3个社会组织四大平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心理服务网络,为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三支队伍。永济市建立了25名专业心理咨询师、120名心理服务志愿者和具有心理服务技能的678名网格员、711名调解员三支队伍,形成专群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心理服务力量,为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创立三大机制。永济市创立智能化动态筛查机制、规范化心理疏导机制、系统化危机干预机制,形成规范管理、常态运行、制度保障的心理服务体系,使心理服务工作在长效化运行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2018年以来,永济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接待个案咨询1812人次,参与社区矫正280余人次,帮助120人理性回归社会。同时,开展心理服务团辅讲座550余场次,组织心理服务人员培训55场,重大事件危机干预8次,全市未发生一起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影响社会治安或稳定大局的重大案(事)件。
  2020年以来,永济市委政法委强力推进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将心理服务室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深化心理服务,有力发挥了“心治”融通作用。倾力打造集信访问题综合接处、矛盾纠纷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综治信息指挥、社会心理服务、社区戒毒服务、反邪教警示教育、诉调对接服务等8大功能为一体的永济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一体化指挥”。心理服务中心主动跟进信访矛盾事项,事前舒缓情绪、事中心理疏导、事后全程跟踪,先后参与调处矛盾纠纷62起,实现了“案结、事了、情绪稳”目标。
  在关心关爱干部职工方面,永济市每年组织对全市干部职工开展心理健康大体检活动,出具心理检测报告,重点检测、预警、化解干部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化解焦虑、抑郁等情绪190余件,使他们能身心健康地投入工作。先后邀请全国知名心理学专家为全市领导干部作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专题讲座,助力领导干部思想转型、作风转型、能力转型,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方面,永济市联合重点行业部门开展“家庭教育”“婚姻课堂”“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等专题讲座,对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群体开展团辅讲座,实现了“润物细无声”。2021年,永济市因邻里、婚姻家庭产生的矛盾纠纷同比下降48%,冲动型社会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6%。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24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22期

  • 第2023-05-19期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7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5期

  • 第2023-05-12期

  • 第2023-05-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