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代房屋建造几乎全部采用木结构,因此,火灾在那时非常普遍。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古人在建造房屋的同时,也开始研究防火材料。
瓦,最早出现于周代,在春秋时期被普遍应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琉璃瓦件。瓦作为不燃材料,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耐火性能。
琉璃瓦以其造型多样,釉色质朴、多彩,环保、耐用,深得建筑大师们的推崇。
琉璃瓦是粘土釉化后在红陶上烧制而成,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琉璃釉,色泽艳丽、光泽度高,被誉为“富贵之瓦”。
琉璃瓦比普通瓦重,不容易被风吹倒,具有很好的抗风性能;用热处理的方法可以增加其硬度和耐久性,使用寿命比一般瓦长。此外,它还可以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是当时人们房屋建造材料的最佳选择。
到了两宋时期,由于琉璃瓦烧造技术日益成熟,能够大批量制作出色彩丰富、形式多样、规格齐全的琉璃构件,琉璃瓦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宫室坛庙等高等级建筑物的屋面上。例如,在故宫的建筑中,琉璃瓦就被誉为故宫的“防火之瓦”。
琉璃瓦片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不仅提升美观感,更是古代防火的一种重要材料。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