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羊让别人给抢走了,这不是欺负人吗?”运城市盐湖区柳马村村民老李怒气冲冲来到村警务室,拽上张春辉就往盐湖边上走。
张春辉是运城市公安局盐湖区分局解州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眼下要忙活的事是村民们放羊引发的邻里纠纷。老李的“烦”正是他要解的“难”。
“两家的羊混一起分不清,事很小,但大意不得,村民的经济支柱一定得守护好。”多年的基层工作中,张春辉没少和“羊”打交道。
解州派出所辖区,仅环盐湖的自然村就有10个。“据统计,这周围养羊户就占到管辖范围内的70%,大概有一万多只羊。”解州派出所所长钱润意告诉记者,随着盐湖的不断发展,由羊引发的矛盾也日趋凸显。
7月的运城,体感温度直冲40摄氏度,从空中俯瞰,运城盐湖呈现的景象犹如天然“调色盘”。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羊与人、与农作物、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怎样通过“小作为”做出平安“大文章”?羊,是绕不开的话题。
“请民警过来给我评评理,这明明是我的羊。”老李话音未落,老谢立即反驳道:“哪只就是你家的,明明就是我家羊。”两个人站在村头,面对着一群羊,边指边吵。
张春辉没急着接话,竖着耳朵听着、认真地记着……原来老李、老谢都是一个村的养殖户,经常在外放羊。没想到,两群羊散着吃草就交叉在一起,等分开的时候,数量却对不上。
笔录记好、安抚片刻,张春辉便让双方各自回家。“怎么才能确定放羊之前的数量呢?”他思考着,顺羊走过的路巡查起来,猛然抬头看到有人家安装的摄像头,于是心里有了办法。
“我逐个调阅沿路监控,把羊出圈时的视频监控截图打印出来,拿红色的记号笔逐一进行标注。”从傍晚忙到深夜,张春辉确定了双方羊的数量。
第二天,双方对羊只数量是没了异议,但又对极个别羊的大小再次吵吵起来。张春辉这次没有沉默,耐心给他们讲起关公辞曹归刘、封金挂印的故事。听完后,双方当事人意识到确有不妥,纷纷表示自愿效仿关公,主动提议坐下来协商解决此事,最终成功将该矛盾纠纷化解。
为了避免再出现羊群混杂的警情,解州派出所加大力度对辖区内的羊、牛等牲畜进行摸底。
“包村民警联合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宣传、核实。”社区民警李鑫告诉记者,解州派出所辖区共有26个自然村和2个社区,目前社区民辅警已完成“一村一(辅)警”百分百全覆盖。
提到辖区,车盘村是2021年6月新规划进来的自然村落。村子里很多都是以养羊作为主要产业。家家放羊,就出现羊群啃食麦苗和盐湖湿地内树皮的情况。一段时间,类似警情接二连三。
“我们根据工作实践,找依据、想办法,集中和100余户养羊户签订放牧注意事项的告知书和承诺书。”1个月的时间,解州派出所的民辅警加班加点,为的就是尽快把上万只羊管起来。
摸底数、清责任,为的是更好地保护。
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社区民警姚晓雄向记者介绍道,前几年,辖区内还连续发生过羊被偷盗的警情。经实地走访后发现,丢失的羊均为家门口散养的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强了夏季、冬季夜晚的巡逻,并通过上门走访时的以案说法、预警防范,建议村民家安装摄像头。包村民警还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建立养殖户工作群,小矛盾、小纠纷都能在第一时间反映,便于尽早化解矛盾,畅通解决难题的通道。”
民警们跑得勤,群众也配合。姚晓雄说自从一系列工作推进后,村里的羊再也没丢过。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分羊、管羊、护羊,不同方面不断完善,守好羊,就是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羊管控好了,普遍性的邻里矛盾就可有效化解,老百姓也就不闹心。”钱润意给记者介绍着工作,还不忘夸奖他所里的民辅警个个能干。
“矛盾纠纷化解是基层派出所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盐湖这片土地生根、开花,是对我们民辅警的一个考验,而唯一检验的标准确是‘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运城市盐湖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杨伟如是说。
本报记者王嵘 李青 张楠 古红军